父母的情绪会传染孩子(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父母的情绪会传染孩子(下)
前面说了那么多禁忌,或许有人会问:“面对孩子的恐惧究竟应该怎样做呢?”提到怎么做,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来。去年元月的一天,刚登陆一个育儿网站就突然收到一条消息:“麦奶(我在网站的昵称),我家宝宝22个月,最近发现他怕隔壁装修房子的电钻声,每次听到电钻声都会把头埋起来,还说怕怕,您给指点一下吧。”消息是刚注册不久的一位新朋友发来的。我在回复中就说到了我家宝宝的一个小故事。下面就把我如何化解宝宝恐惧的真实故事分享给大家:那天是礼拜天,我收拾好客厅,便去卫生间洗衣服,正在忙碌中突然宝宝一脸惊恐地向我跑来。来到跟前,他一头钻进我的怀里,口中哼哼唧唧不停地叫着。刚开始我不知发生了什么,仔细一听才明白,原来外面有人在放礼花炮。随着砰砰砰的爆炸声,宝宝紧紧地搂住我的脖子,小脸一个劲地往我怀里钻。 本来我想安慰宝宝别怕的,话到嘴边又被咽了回去。我知道有关孩子的问题,关键的时候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我大脑迅速一转,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于是我急忙抱着宝宝就往阳台上跑。来到阳台,我把宝宝放在阳台上方的晒台上,扶住宝宝站起来,并用手指不远处烟雾和闪光的地方,故意带着惊奇的对宝宝说:“宝贝,快看,那里谁家在放花炮呢。哇——太好玩了!”说着,我松开抱着宝宝的手开始边笑边鼓掌。宝宝看我鼓掌也急忙模仿着我的样子跟着拍起了小手。 花炮放了大约三分钟,我就不停地鼓动着让小家伙不停地看、说和鼓掌。我在说的时候尽量往夸张里说,边说边笑边鼓掌。在我的感染下,宝宝不但忘记了刚才的恐惧,还对花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花炮停止爆炸的那一刻,宝宝立即用小手指指点点、口中还哦哦哦哦地说,那意思是他还听不够呢!请不要对自己的宝宝大声恐吓!或许大多数家长都遇到过孩子害怕的事情,当然孩子害怕的程度与对象各有不同。有的害怕巨大的响声,有的害怕陌生人,有的对小动物甚至是小虫子恐惧。据研究表明新生儿一般是没有恐惧感的,但是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便逐渐对事物会产生恐惧。之所以如此根源就在于宝宝生长的环境,环境不同宝宝恐惧也不一样。记得以前常听老人说过这样的话“孩子咋惯咋行”,这里说的就是育儿环境。
窃以为恐惧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过程而不是病态,让它顺其自然演变是最好的方法。 当然,孩子面对恐惧的时候,做父母的应该对孩子解释清楚,让孩子明白事情的真相也是避免因误解而产生恐惧的良方。另外,对待胆小的孩子就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和大胆的同伴接触,使孩子习惯害怕的对象,以便克服心中的恐惧感。我家大宝宝小的时候由于胆子小,不敢跟小朋友争抢玩具,害怕小朋友的冲撞,就不敢跟小朋友在一起玩。那段时间我花了许多心思,想方设法让宝宝多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我还两次购买了儿童乐园的月卡,只要一有时间就带宝宝去儿童乐园去玩,故意让小家伙接触到碰撞,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当然,面对孩子恐惧的时候,家长做适当的引导和化解是必须的。就像我上面说到我家宝宝怕礼花炮那件事,我当时的做法不仅没有回避宝宝的注意力,反而巧妙地化解了宝宝对陌生事物的恐惧感,并把宝宝对放礼花炮的恐惧成功引导到了感兴趣和喜欢花炮上面来。还有一次,我带着四岁多的大宝宝去操场玩的时候,玩着玩着突然一个花蹦蹦落在了小家伙面前,当时宝宝吓得叫了起来。我急忙走到跟前笑着把花蹦蹦捏在手中,并给他讲了我小时候玩花蹦蹦有趣的事情。刚开始小家伙听着故事还带着恐惧的表情,随着故事的慢慢展开小家伙就没有了恐惧感。故事说完以后宝宝先是半闭着眼睛把花蹦蹦捏在手中,不一会儿就对小东西产生了兴趣,只见宝宝把花蹦蹦放在手上、胳膊上,后来还自言自语津津有味地跟花蹦蹦说话呢。实践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个度,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由于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的对象随时会改变,父母应设法让孩子避免接触刺激性太强的事物。即使你有心对孩子进行教育,也不必勉强告诉孩子那些让他们神魂不定的事物的真相,因为在孩子产生恐惧感的时候,自己是没有办法冷静来判断真伪的。——《本文转自上洪兰谈育儿脑心理的博客》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