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管好情绪再育儿

129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父母管好情绪再育儿

 

父母管孩子,很多时候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时压抑不住火气,对孩子疾言厉色,但是你会发现并没有起到该有的效果,还可能导致孩子反感,自身更烦躁,所以在管孩子之前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勿让“爱之切”变为疾言厉色!

 

先扪心自问,有哪对父母敢说自己没有对孩子发过脾气?如果有也应该是凤毛麟角吧。大多数的父母,在平时说的时候可能知道要控制情绪,不能对孩子打骂,但是真看到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在说不听的情况下你会变得暴躁,对孩子训斥一顿。但是你想过,孩子的感受吗?我们也是从孩子哪个年龄段过来的父母训斥,我们是不是也觉得很不好受?所以现在你成了家长不要在家里受过的,“回报”到孩子身上。我家孩子的爸爸就属于暴躁型的家长,我觉得跟他从小受到的管教方式有关。所以对于女儿出现的一些不好行为,她总是想训斥,有的时候我会拦着,有的时候没看到也就训斥了,但是我们发现女儿并没有因为他的训斥而改变。反而不如我耐心地跟孩子讲一讲,转移注意力的效果更好。所以平时对于宝爸的管孩子方式,我会阻止他,但是不要让孩子发现,最好是背着孩子跟宝爸讲一讲,管孩子怎么管最有效果,不管如何都不应该成为打骂孩子的理由。父母想管好孩子应该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以从五点出发,各位爸爸妈妈,准备好小本儿本儿,把下面的重点记下来!

 

控制好情绪,才能让孩子拥有好的未来

 

有个孩子的暑假快到了,爸爸就问自己的女儿要上舞蹈班还是电子琴班?他女儿说要上电子琴班,爸爸就给他买了一架电子琴。有一天爸爸问她在兴趣班里学到了什么,女儿指了指五线谱,但是没有敢说话,因为他不认识五线谱,爸爸开始辅导并做示范,孩子似乎是听懂了,同时不断点头,爸爸就让女儿自己弹一遍的时候,女儿弹得不好,爸爸就生气了,并吼女儿怎么这么笨?后来女儿学珠算,因为跟不上,爸爸给她辅导,爸爸时不时的问女儿,但是女儿不敢回答,不敢看爸爸,爸爸这次没有发脾气就平静地外女儿你怎么老是学不会?女儿说,爸爸我笨。爸爸一下子就惊住了,原来自己,对女儿的简单粗暴,给孩子留下了阴影。从那以后,爸爸再也不这样管女儿了,还讲了爱迪生的故事,因为爸爸及时领悟到自己的管教方式不对,通过循循善诱终于让女儿重新变得活泼开朗了。划重点:父母控制好情绪,如果愉快地对待孩子,孩子也会轻松自在,并能愉快地和父母交流玩耍。如果父母情绪压抑,那么孩子往往会变得怯懦,不敢与父母交流,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父母教育孩子不应当胁迫。

 

孩子玩得开心时,父母要控制情绪

 

小男孩儿一般都很淘气,而且好奇心也比较强,估计你家孩子也有这样的经历。有个小男孩儿看到家里的计算器很好奇,按来按去,然后就想着为什么能出现数字呢,于是把一个个的键给弄了出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妈妈看到想阻止,但是孩子的爸爸却觉得孩子很棒,不仅没有批评孩子,在孩子把案件全弄出来之后,还帮着孩子分析计算器的原理,再把按键重新装好。父母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看到孩子因为好奇弄坏了某个物件就严厉地批评孩子,这时候一定要控制情绪,东西坏了不能复原,但是如果严厉批评的话,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在想办法培养可能就来不及了。老公说他小的时候对风扇感兴趣,把家里的风扇给拆掉了,不过他那个时候稍微大一点儿,后来又给组装好了。如果家长阻止的话,可能真的就打击了孩子的好奇心。划重点:看到孩子喜欢某个兴趣或者对某个物件好奇的时候,真的有可能会“搞破坏”,家长一定要压制住自己的情绪,陪孩子一起把好奇心、兴趣发挥到极致!

 

控制住情绪,不要命令,要劝导

 

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看到个玩具,然后就玩儿起来。妈妈生气的说写作业的时候要集中精力,不要玩儿快点写作业。孩子迫于妈妈的训斥,然后又开始写作业。写了一会儿又想起书包里的玩具,然后拿出来又玩儿起来。写了将近一小时还没有写完,妈妈又看到他玩儿,然后就又发火。把孩子训哭,哭着写作业,反而弄的作业本不像样子。妈妈看到孩子被自己训蒙了,深呼吸之后让自己放松下来。平平静地对孩子说,别的小朋友都在玩游戏呢,你专心写作业,写完之后就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了。这话反而更有效果,孩子就赶紧写作业,没一会儿就写完了。划重点:作为家长总是用很大的声音来命令孩子,其实根本起不到效果。孩子对家长经常发出的命令不以为然,甚至会产生逆反的心理。或者是孩子对家长的命令唯命是从,习惯性地听指挥,在他长大之后会变得唯唯诺诺没有主见。

 

孩子和你“对着来”,家长不妨换个角度

 

家长总是对孩子寄予希望,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比心用在学习上,而不是光考虑着玩儿或者发展兴趣。有个男孩儿喜欢踢足球,但是他爸爸总是让他学习,他有一次踢球回家玩了,爸爸就训他不老实学习。他因为经常被爸爸训斥,这次终于反击了,跟爸爸对着来,说自己并没有耽误学习成绩下降,是因为总受到爸爸的训斥影响了心情,所以才会导致成绩下滑。划重点:家长不要总以“爱之切”的心态对待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家长应该尊重,不应该将自己的意识强行压到孩子身上,更不能觉得是家长孩子就必须听。不妨换个角度,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讲道理。

 

家长情绪焦虑,但不要攻击孩子的人格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批评他怎么跟他爸爸或者妈妈一个样。或者说怎么生了这么个玩意儿?孩子本身没有错,如果这样说的话,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的士心里处处和父母作对,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经常表现出焦虑,就会导致孩子患焦虑症的风险增大。认识的一个妈妈离婚之后,自己带女儿就经常的对着女儿发火,觉得都是他爸爸的错,觉得女儿跟他爸爸一样没良心,经常骂孩子,导致孩子焦虑,最后变得孤僻。划重点:孩子的内心是很敏感的,无意中会将父母对他的看法放大。而这些自己察觉到的看法会影响到孩子的内心,形成负面情绪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培养。家长对孩子疾言厉色,初衷肯定是爱孩子。但是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上却不对,想让孩子变得更好更听话,就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管孩子。自己连情绪都管不住,如何能管好孩子?——《本文转自上洪兰谈育儿脑心理的博客》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6-04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7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