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为何恐惧婚姻?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当代年轻人为何恐惧婚姻?
当我还在幼儿园任教的时候,我的一个孩子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小东老师,人为什么要结婚啊?”我向来自诩是一个反应还是挺快的人,但这次却“结结实实”的被问了个“跟头”。无奈之下,只能用我最讨厌的万能句式配合着略显“狡黠”的笑容敷衍了一句:等你长大就知道了……孩子悻悻而去。但当时这个问题和其它很多能够“直击灵魂”的问题一起被我抛在了脑后。直到最近,当我发现越来越多已到而立之年的朋友还没有任何“婚恋”的动向之时,我恍然大悟“长大了可能也还是不知道”!所以这篇文章的初衷应该算是给“那个宝贝”一个“交代”吧。我尽量在文章中做到“不谈爱情,只谈婚姻”。婚姻是男女双方以一种符合法律、伦理、习俗的契约形式建立的关系,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现在有一些国家已经承认同性婚姻,不做特殊讨论)婚姻的动机,即“为什么要结婚”决定了婚姻的性质。一般来说婚姻的动机包括:经济、情感、性和繁衍,(后面我们会说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动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动机的排序是不一样的,在原始社会婚姻形式曾经出现过:群婚、血缘婚、亚血族婚等形式。
群婚为例,群婚又称杂乱婚,是原始时代的第一个婚姻形式。这种婚姻形式以没有固定配偶为特点。(敲黑板!!!后边的男同学把口水擦一下!)人类尚未摆脱动物的野性,当时也没有道德伦理的相关概念,人类为了繁衍,不分年龄和辈分,更没有亲属的概念。《列子.汤问》中曾描述的“男女杂游”,就是说这种混乱的婚姻形式。也就是说原始社会婚姻的主要动机是:繁衍。到了封建社会的时代,随着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婚姻的方式逐渐变成了以“父母包办”为主要方式的一种结合,当然还出现过“赐婚、赠婚、选婚、罚婚、和亲”等多种特殊形式。这种包办婚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一夫多妻制”(敲黑板!!!后边的男同学把口水擦一下!)
这种婚姻大多以家族的“经济、利益”为主要动机,讲究“门当户对”对于婚姻的当事人(尤其是女方)的诉求和感受几乎是完全无视的。所以本着“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就有反抗”的原则,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了大量歌颂“自由爱情”的伟大艺术作品。
Ps:推翻封建王朝的中华民国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包办婚姻和一夫多妻的婚姻,这里不特殊讨论。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了公元2020年,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满足。情感和性的需求“一跃而上”成为现代婚姻的主要动机。婚姻形式也变成了“一夫一妻制”(敲黑板!!!后面的男同学不要睡了,醒醒)。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婚姻形式、制度、和主要动机的发展还是比较符合人性需求的。而当现代婚姻的主要动机变成了“情感和性”之后,相应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很多人像我表达过类似的困惑:钱我自己能挣,能养活我自己,孩子要不要都行,饿了我可以点外卖也可以出去吃(好像之前有人算过,如果按照一线城市的房价来算,省出一个厨房的钱足够吃一辈子外卖和下馆子了),性需求我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excuse me???好吧,你赢了)这么多的社交平台和软件足够我满足情感需求了,那我为什么还要娶/嫁一个会和我吵架、有可能出轨的“祖宗”回来呢???别和我说什么“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话,我爹我妈不管。(???这样的父母请给我来“一打”!)的确,现代婚姻的功能在不断的被“肢解”和“弱化”但是真的能够完全做的“取而代之”么?我个人持保留意见,最终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人的“性识无定”。
如果你能够保证你现在的想法也是你10年、20年、30年后的想法,那么我完全同意并尊重你的看法,我甚至非常羡慕你。如果不是呢?适龄婚姻和大龄婚姻和“超大龄”婚姻所要面对的情况显然有很大的不同。“不结婚”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房子和彩礼”(经济)问题。头疼ing….这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房子与婚姻的问题比较大也比较复杂,暂时不做讨论,后续可能会专门写一篇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简单说一下个人观点就是“房子与婚姻质量没有必然联系”。重点说一下有关“婚姻与彩礼”的问题,笔者不才,曾经有过一年的婚礼主持人的工作经历,在我短暂的“司仪生涯”里,真就遇到过在婚礼前一天因为“彩礼问题”而导致婚姻还没开始就结束的事情,以及因为“彩礼问题”而导致其中一方新人的家长没到现场的事情。具体细节不得而知,所以不好妄加评论。我能理解家长以保证自己孩子的“幸福”和“利益”为出发点要彩礼的行为,因为有的家长会认为不要彩礼就轻易把女儿嫁出去可能会不被重视,还有如果一旦婚姻破裂至少避免“人财两空”。好像多数这种家长都会把“要到”的彩礼交给女儿,但有的家长把彩礼钱揣到自己腰包里的行为我还是有些不解的…..这种行为怎么和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所描述的某个犯罪行为如此相似呢?我认为,现代婚姻和古代婚姻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下嫁和入赘”的归属性问题了,更多时候是两个人走进婚姻,双方都从原生家庭中脱离了出来,成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的家庭。如果还把“嫁与娶”简单的看成是“失与得”似乎不太妥当。说到底婚姻毕竟是“现实的产物”如果完全无视这些,的确可能存在风险,但是存在风险也不代表一定会发生,毕竟影响婚姻关系的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如何经营”。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