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陷入认知怪圈中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当你陷入认知怪圈中
今天的文章,先和大叔一起看个小故事。60 多年前,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相信世界末日在 12 月 21 日来临。群体的领袖 —— 玛丽安·科琪,向所有信徒们许诺,他们将会在 12 月 20 日夜里被一架飞船接走,飞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灾难。很多追随者都放弃了工作,舍弃了家业,散掉了多年的积蓄,等待着末日的到来。是啊,都飞离地球了,谁还会需要钱呢?时间终于来到了午夜,可院子里根本就没有宇宙飞船出现的迹象,这群人开始有些紧张了。到了凌晨 2 点,他们已经变得异常忧虑。而等到凌晨 4 点多的时候,玛丽安抛出了一个全新版本:正是因为信徒们无与伦比的忠诚,世界已经被救赎了!
听听,多么让人吃惊的谎言呀,追随者们还会继续相信她的话吗?
答案是肯定的。
而且变得比过去更加虔诚了。他们的心情从极度失望变成极度欣喜,他们走上了街道,逢人就宣扬自己的信仰,并要求新闻媒体报道这个 “奇迹”……最初看到这个故事时,大叔十分费解,事实已经证明这群人的信仰很明显是错误的,但他们非但没有幡然醒悟,甚至有理有据地去让更多人相信自己 —— “正因为我们的努力,世界才没有被毁灭呀。”明明错了,反而更有理?即使 60 多年过去了,这样看起来荒唐的事情似乎仍然不在少数:疫情期间,那些隐瞒行程、无视规则、提出无理要求的人,最后哪怕遭受到强烈谴责,也依旧会表现出特别强势的一面;伴侣之间,那些家暴成瘾、频频出轨、丝毫不知道为家庭付出的人,最后哪怕闹上法庭,也依旧会振振有词;亲子之间,那些不分青红皂白训斥孩子、完全不考虑孩子感受的人,最后哪怕孩子受到严重心理伤害,也依旧会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总而言之,错不在我,我有一堆道理可以和你讲:“就是因为我们的祷告,才让你们幸免于难;我又没感染,你们凭什么检查?都是她先惹事儿,我才动手打人的;肯定是这孩子的错,我得管……”有些人明明错了,但就是不承认,疯狂找借口,看起来他们才更有理。不理解的同时又令人异常愤怒,他们怎么能这样?大叔不禁想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越 “错” 越勇呢?
认知失调的怪圈:你也会为自己辩护吗?
实际上,当时在玛丽安的 “追随者” 中,有一位很年轻的心理学家,名叫利昂·费斯汀格。他在报纸上看到了玛丽安宣扬世界末日的消息,便决心潜入其中,一探究竟。最终,他通过对越 “错” 越勇这一现象的总结,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理论。[2]简单来说,当一个人的行为与之前的自我认知(通常是积极正面的认知)出现冲突时,会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不舒适、不愉快的情绪,即认知失调。例如,对于追随者们来说,自己舍弃了工作、家业、积蓄,来等待飞船的救援,最后却发现这纯属无稽之谈时,他们如果承认自己从头到尾都是错的,无异于晴天霹雳 —— 不仅丧失了无数资产,而且显得自己很蠢。承认错误、承认自己很蠢,是特别痛苦的一件事。因此,他们会更希望能够合理化自己的所作所为,使之显得有意义。一旦某件事是合理的、有意义的,人们就会心安理得,认知上的失调也随之消散。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会再次相信玛丽安的话,相信是自己的祈祷拯救了人类。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没有他人帮忙找借口,人们在出现认知失调时,也会无意识自动地进行自我辩护,即为自己找借口、推卸责任自我辩护与撒谎不同,撒谎是有意识地欺骗别人,而自我辩护则是无意识地欺骗自己,说服自己是对的 —— “虽然事情发生了,但这不是我的错!”面对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自我辩护,很本能的一种反应:错不在我,别人也这么做;错不在我,是他太傲慢无礼了;错不在我,我这样做是为了他好……生活中,自我辩护十分常见。例如一个人已经尝试戒烟,但最后却失败了,那么 ta 就可能通过一些方式来减少自己没有毅力来戒烟这种认知失调:我爷爷吸了一辈子烟,还不是活到了 80 岁;吸烟虽然有风险,但是可以放松心情呀……
这个时候,你根本没有办法说服他们。神经科学方面的也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认知失调的状态时,大脑的理智区域完全停止了工作。[3]在丧失理智后,人们就可能会表现出令旁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就像疫情期间那些明明没有按照规定隔离的人,即使面对明文规定,他们也会特别强势地为自己辩护。因为如果不自我辩护,就不得不要承受 “我做错了一件很严重的事儿” 所带来的煎熬。从这个角度来说,自我辩护这种对错误的外在归因,未必是一件坏事 —— 它能够保证我们在夜里安然入睡,而不至于自我攻击。但自我辩护就像是流沙,终究会让我们陷入深渊。首先,它会限制我们发现自身的错误;其次,它会歪曲事实,扭曲记忆,让我们丧失对问题清晰评估的能力;最后,它会加深爱人、朋友、亲子之间的裂痕,以及让我们很难放弃那些不健康的行为习惯。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各种关系中的攻击行为,会愈演愈烈。例如,A 因为心情不好,向 B 大发脾气。事后,A 对自己的做法感受到了一些失调,ta 心里暗想:“像我这样一个温柔善良的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呢?” 为了减少失调,ta 会让自己相信,B 并不无辜:“ta 是个笨蛋,说话很让人不舒服,而且他肯定也会对我发脾气。”一旦 A 开始责备 B,那么 ta 就会在下次有机会的时候,发起更猛烈的攻击。也就是说,为自己的攻击行为辩护,导致了更多的攻击。最终丧失了温柔善良,成为人人喊打的 “暴君”。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