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与众不同的孩子(下)

17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培养与众不同的孩子(下)

 

但先后只学了一年和半年,就因为儿子个人意愿而主动放弃。“当初学围棋的目的,也是希望通过学习锻炼他的逻辑思维,而并非一定要学会这门技能。如果纯粹强迫,在高压政策下成长的孩子,会有反社会心理,很多事情会偏激。”而在学习上,周小姐不要求儿子成绩特别拔尖。“对一些小的差错需要容忍度,这个年龄粗心是 正 常的。”其他孩子都在读家教班,周小姐也表现得很淡定。正因为家中一贯民主宽容的氛围,使得周小姐的儿子比较有主见。儿子今年已经12岁,转眼就要小升初。今年广州调整了新的方案,小升初笔试变面试,这让周小姐不得不调整教育策略。“听起来不需要笔试更民主了,但面试前很可能要筛选简历”,周小姐说,儿子以前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她很担心儿子过不了理想学校的面试关。为此,周小姐这学期已经让儿子参加了好几个杯赛,这也让周小姐颇为无奈。“我告诉他,即使不愿意也要做,你要踏过这个坎,就必须调整自己适应社会,游戏规则就是这样。”

 

周小姐还发现这种“尊重孩子意愿,凡事不强求”的教育,跟现实中的格格不入。比如做语文阅读理解,儿子喜欢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但标准答案却只有一个。“总是要往宏伟的角度去聊,越高大上越好。有可能我们的教育真的是在教他们讲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而对于这种与众不同的教育,周小姐说也有地方需要反思,“小朋友的天性都是懒、爱玩。当时学围棋他不愿意花苦功去背棋本,如果稍微强迫一点克服一下惰性,事实上对他也更有好处。”因此,现在周小姐也在让儿子学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羽毛球必须选一个,因为爱运动的人还是性格比较好,也是很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等他成年时,还是能获得很多自信的。”

 

记者点评:在现实的游戏规则面前,家长们与众不同的坚持就会打折扣甚至放弃。这种折中的做法,也许是一种聪明之举。

 

每个孩子本来不同,按自身规律成长起来的小苗,肯定不会相同

 

在这里,我们谈论家长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这种“与众不同”,可以说是不随大流,与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式有所不同的教育方式。之所以来谈论这个,有一个原因是,家长觉得主流的或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式并不见得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比如说,在一次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说周末其实是最忙最累的,忙着陪孩子转战各种兴趣班。“为什么要给孩子报那么多兴趣班呢?孩子喜欢吗?不喜欢可以不报啊!”一个还没有生孩子的同学不理解。“可周围的孩子和家长哪个不是几个兴趣班上着,你能淡定吗?”一位同学的话,道出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当周围的人都这么做的时候,即使你不想这么做,你也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也会选择和大多数人一样,就是说,从众。

 

这是一大部分家长的做法,还有一小部分家长(这样的家长现在也越来越多起来),比如本文这三位家长,他们选择不从众,当然,这可能面临压力,不管孩子有没有感觉到这个压力,家长肯定是感觉到了,在压力面前,比如现实的游戏规则所带来的压力,让第三位的周小姐也适当地选择了“从众”。所以,在到底敢不敢让孩子与众不同的这个问题上,我们得到一个终极的问题,不管你从众与否,你的目的是什么?你到底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广东省家教研究指导中心主任祁丽珠认为,与众不同的孩子,同样应该是有幸福的能力和给别人快乐的能力。“其实每个孩子本身就是与众不同的,只要父母善于学习,去观察和引导孩子的每个阶段,按照自然规律,孩子自然就会健康成长”。健康成长起来的小苗们,肯定不会是齐刷刷的一个样子。而家长在面临是否选择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时,我觉得可以把握一个度,有时可以与众不同,有时不妨从众,而判断标准就是,这样的选择,是否尊重了孩子的内在成长规律。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3-04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4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