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要固话孩子兴趣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家长不要固话孩子兴趣
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主要扮演的角色就是孩子的启蒙师,规范和指导孩子的行为,培养孩子学习成长习惯。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行为,就是在看到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如果孩子的行为没有和家长的想法吻合,就按捺不住的对孩子说:”你这个样做,不行。”我们就曾组织过一次亲子互动会,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做手工,因为主题是开发和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所以更注重的是孩子去做,家长在一旁陪伴。可是随着孩子的动手制作,开始有家长跃跃欲试了。因为孩子毕竟还是心智太小,能力也不强,所以总是容易把线条画的弯曲,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抛开模仿范本,随心所欲的创作。
功利思想会自然认为,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得到社会承认,他虽然失去了一些孩子的权利,却可以得到社会更多的精神与物质补偿。令人担心的是我们的社会已经把本身是对孩子科学兴趣、文艺修养、运动与身体素质的培养变得很功利,远不是在为孩子的心身发展思考。仿佛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超常儿童那样去制定规则,忘掉了大多数普通孩子需要一种游戏心态和快乐原则去订立规则,牺牲了很多孩子的利益。当然,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就是那个可造的天才,于是基于这种非理性的幻想,给孩子施压并逼迫他去坚持一个让他早已痛苦万分的“爱好”。
当然,我们要来考虑一些特定的情况,在孩子的群体里的确有这样的特质儿童,他们比较容易在很小的时候固化一种兴趣,并持续发展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这样的孩子可能因为父母不能提供很好的条件和合适的督促而荒废。不过,可以假定,即便是天才儿童,在他到某种年龄阶段的时候,他还会把儿时缺少的玩耍补偿回来,就像他还会把成长的风景看完,不然成熟永远不能实现。另一种情况是,某些孩子虽然不是天才,却在环境和父母的精心培养下成为某种兴趣的天才,这是可能的,我个人相信这个世界什么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有很多父母会抱有这样的神话般的梦想来教导孩子,希望奇迹发生。家长要先问问自己是否具有这样的精力,能否提供适合孩子特质发展的好环境,如果可以,还要意识到孩子由此会失去很多儿时应该拥有的快乐、游戏空间和自然成长的权利,如何帮助他得到合适的补偿。功利思想会自然认为,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得到社会承认,他虽然失去了一些孩子的权利,却可以得到社会更多的精神与物质补偿。我们承认这些补偿对一个成人来说是重要的,它代表着权利、财富、尊严和地位。不过,用建筑学理论来说,这个时候的辉煌是大厦的地面外部结构、设计和装饰,它的地基建筑永远可能是肤浅而不踏实的,它只是表面的辉煌。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