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孩子莫心急(下)

10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家长教育孩子莫心急(下)

 

案例介绍:倩倩是个能说会道的孩子,语言能力强。倩倩觉得父母思想陈旧,亲子沟通障碍,所以她不愿意和父母说话。放学以后,除了吃饭,只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倩倩其实很羡慕别的孩子,被父母理解和认同。自己却是最不幸的人,总和父母的意见不合,争吵和矛盾不断。她想过改变,可是父母却不做出妥协。

 

案例分析:其实,让孩子有这样的习惯,是为了找到理由和论据,更好的论证观点,才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认同。否则,家长只要求孩子这样做,却不告诉他原因,很容易让孩子不遵守规则。如果家长强硬,孩子很有可能阳奉阴违。就是家长在身边时,表现的好;离开时,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当青春期孩子越来越强大,他很想活出自己,不再顾及家长的想法和感受。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分析事情,一起思辩。尤其是一些有分歧的事情,能够帮助我们多角度去思考,多层次去思考,看问题更加清晰和透彻。所以,家长不要放过和孩子有分歧的地方,因为这些正是帮助我们的思维方式,认真思考一件事情。

 

案例建议:曾经有个家长告诉我,他听孩子说某事会觉得别扭,但是又说不出反驳的理由,好像还有点道理。其实是家长输给了思辨能力,所以才会有这种感觉。记得,有个学校经常举办《青春梦想辩论赛》,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思辩,给予他们一个发声的机会。而且《青春梦想辩论赛》,不光是学生之间正反方辩论,聊些青春期话题;还有家长们也可参与。只有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才能让学会彼此感受。家长可以和孩子同个阵营,也可以正反方相对阵营。当孩子思维和家长认知不同时,请家长给予孩子机会,允许孩子发声说话,让他勇敢的说出来。这样家长和老师才能知道他的想法,对事的价值评价,还有思维水平在哪里。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放下原有的认知,从内心认同,重新思考事情的对与错,打开思维的壁垒,靠行政命令恐怕不行了。青春期孩子经常有一种感慨,老觉得周围人不懂他。所以用“辩论”方法,让孩子和家长认知达到高度一致,重新建立亲子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味的对抗,一味的防御。

 

案例总结: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长在和孩子辩论时,发布行政命令时间太久了。当习惯一旦养成,让家长立马停下来,把自己的论点拆分出来,找论据的时候,还真的是个难题。其实,孩子在找论据比大人要娴熟,因为他要想办法来说服家长,就是要找很多很多理由的。每个孩子都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活出自己,活得从容。若想被别人认可,成为有智慧的人,就先要学会多思考。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2-18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0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