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宝宝焦虑的情绪(下)

128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揭秘宝宝焦虑的情绪(下)

 

我的宝宝有婴幼儿分离焦虑症吗?

 

“宝宝黏人与婴幼儿分离焦虑症之间的差别在于痛苦的程度”,车先蕙心理师明确指出。她解释,面对分离,会有不安的情绪与行为产生是正常的,但并不代表宝宝黏人都是婴幼儿分离焦虑症。正常的分离,宝宝可能都会有苦恼、哭泣、紧抓东西不放、产生怒意的痛苦情绪,这些情绪可以通过大人的安抚而舒缓。如果宝宝合并有下列四种情况,而且重复发生1个月以上,就是所谓的“婴幼儿分离焦虑症”, 3岁以下的宝宝比较常见,爸妈可得留心,让宝宝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与辅导。

1.重复发生过度痛苦的情绪

 

车先蕙心理师表示,有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宝宝,要离开家或依附对象时,或者预期依附对象要离开时(例如看到妈妈拿包包),他不仅仅会哭泣,而且往往无法被安抚,还会合并有吐奶、恶心感、胃痛、肚子痛、甚至发烧等状况产生。临床上她曾辅导过幼儿园的孩子,因为不想离开依附对象,全身抽搐、在地上打滚持续1个多小时以上。车先蕙心理师强调,这些所谓的过度情绪反应,不仅仅是心理上反应,也会合并有身体症状。

 

2 .睡时多恶梦

 

常常在睡觉时作恶梦,醒来后会狂哭、大叫,观察亲人是否在身边,大一点的孩子会无意中说起:“我梦到妈妈被恶魔抓走了……”表达害怕爸妈离开,或担心自己被抱走的念头。

 

3.担心主要依附者受伤或失去他

 

3岁以上的孩子会表达出:“我不要去学校,妈妈会不见”、“有坏人会来抓走妈妈”等言语,忧虑依附对象离他而去。

 

4 .没有主要依附者的陪伴就不睡

 

假如妈妈出门必须留下宝宝,没有妈妈在身旁,宝宝就会哭闹、无法入睡。“儿童及青少年的分离焦虑症痊愈率极高。”车先蕙心理师表示,若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表现,应该积极寻求医疗协助。一般情况下,爸妈应建立“分离焦虑是孩子正常发展过程”的心态,不要去抱怨与打骂孩子,包容孩子的情绪、多给正向的回馈、鼓励他继续进步,让孩子感受到即使爸妈不在我身边,还是很爱我的,并安心迈向他独立学习之路。

 

别成为宝宝分离焦虑的推手

 

当宝宝的需要被剥夺,感受不到来自亲人的爱与安全感,就会形成心理问题,车先蕙心理师表示,下面两种情况,都是造成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主因。

 

分离经验处理不恰当

 

例如,妈妈趁着宝宝睡着时离开,让宝宝醒来时发现妈妈不见了,没有预期接受依附对象不在身边的事实,且重复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会渐渐埋下分离焦虑症的种子。

 

分离创伤

 

依附对象永久离去或死亡,也是造成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主因。这种分离会造成孩子的心灵创伤,进而让他变得信任感全无、认为没有永恒的事物并极度地没有安全感。

 

分离焦虑被忽视的结果

 

拒学、不愿离家

 

假设婴幼儿时期的分离焦虑情绪一直延续到儿童时期而未被处理,会对孩子未来的性格气质等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不利影响。孩子上幼儿园、小学,拒学症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因为习惯依赖熟悉的人与环境,对团体生活难以适应,在学校就会过度封闭,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更别谈学习。孩子因怕离开父母而不愿去学校或幼儿园,并产生焦虑及恐惧反应,这其实是儿童焦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儿童分离性焦虑症。据介绍,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可有多种表现,最常见的是一提起上幼儿园或上学便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哭闹不止,有的还会说头痛、腹痛、恶心等。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心慌、胸闷、大汗淋漓、尿频等。比如,原来身体健康的孩子刚被送到幼儿园几个月后,便频频发生感冒等多种疾病。我们曾对部分此类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了测查,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也就是说,这些患儿的反复感染与机体免疫力没有明显的关系,而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患儿生活环境及看护人的突变而引发的分离性焦虑症是导致患儿反复感染的最重要原因。

 

缺乏安全感

 

如果分离焦虑情绪未被处理延续到成人时期,则会因为对父母亲的过度依赖而不愿离家,或者依赖对象换成伴侣。因为对特定对象的过度依赖与黏腻,变成只能发展特定人际关系,紧抓着依附对象、害怕孤单的情形。

 

该怎么和宝宝Say Goodbye ?

 

永久分离

 

当宝宝的照顾者死亡,或父母离异正处在分手、不稳定的状态下,孩子身边的其他大人,应该好好观察他有没有出现前述异常的分离焦虑症状,多多关心及留意孩子。假如发现有分离焦虑症,应该求助于儿童精神科,让医师作进一步的诊断与心理治疗。

 

短暂离去

 

假如是家长要短暂与孩子分离,车先蕙心理师建议爸妈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1 在跟孩子说再见前,要先给少许时间让孩子熟习陌生环境,并预先给他喜爱的玩具。

 

2 先跟孩子玩片刻。当他熟习下来时,便可向他解释你要外出一回儿,并且用肯定的语气向他说,很快便会回来接他。

 

3 向孩子说明谁会暂时照顾他。

 

4 离开时不要回望或再次道别,否则会使孩子感到不安。

 

5 如果要和孩子道别,不要为了安抚他而安排一些特别活动,因这些突然而来的活动,反而会引起孩子不安,甚而产生恐惧。

 

6 不要静悄悄地溜走,这会使孩子对你缺乏信任。

 

结语:每个孩子天生的气质、敏感度、情绪表现都不一样,虽不能将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都归于父母管教不力,但不可否认,小孩子的表现常常也反映了家庭的互动气氛、夫妻间的紧张关系、家庭的冲突,爸爸妈妈应该检视家中的气氛并积极改善。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9-12-01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7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