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感表达不要阻止(四)

106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孩子情感表达不要阻止(四)

 

12、你这点都随你爸

 

妈妈:“怎么还没出门?校车应该早就到了。”

 

孩子:“还有2分钟呢。”

 

妈妈:“我们家在8层,你没算下楼和上车的时间吗?”

 

孩子:“我这个还差一点就完了!”

 

妈妈:“要是错过校车,你要走路去上课吗?”

 

孩子:“妈妈送我去不就行了吗。”

 

妈妈:“看漫画看得错过校车,是什么自豪的事,还让我去送!你还不快点出门!”

 

孩子:“哎呀,真是的!”

 

妈妈:“你这懒样就跟你爸一模一样。”

 

男人求婚的时候说尽好话,“一辈子不让你手上沾水”,“重活儿都由我来干”,可是从结婚的那一刻起,却什么都没干过,各种家庭重担也都由妻子来承担。所以,丈夫就成了妻子既爱又恨的对象。如果平日里再从孩子身上看到丈夫的缺点,从孩子的行动中看到丈夫的影子,这时女性就会说出这样的话。

 

“怎么你做的每件事都跟你爸一模一样。”

 

“孩子,老公,有一个算一个,前世肯定是我的冤家,从头到脚都不让人满意。”

 

“看来脑子不灵光是你们家族的遗传。”

 

“就是当爸的没做好表率,孩子才每天这个样子啊!”

 

这种转嫁行为实在是不可理喻。如果发现孩子有做错的地方,直接指出来就好了,为什么非要把爸爸也作为声讨的对象一起拉进来呢?这种说教是完全起不到效果的,不仅会把孩子批评得心情低落,还会将父亲的威严一扫而光。在教育孩子适应社会的过程中,父亲的角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父亲颜面扫地,会让孩子丧失提前模仿学习的机会,并在心中留下负面印象,对其发展不利。上面的问题还是其次,这句话最坏的影响是左右孩子的判断,让他以为自己身上负面的东西都是先天的。如果自己的缺点都像父亲,说明是遗传的问题,那就不再是能够改变的事情了,而是生下来就注定了的,这就是命,自己无法抗拒。继而,孩子也不会再用心去矫正那些错误的东西。以后,无论妈妈再怎么唠叨,他也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换句话说,你朝孩子、朝孩子父亲射出的箭,最后其实都反过来瞄准了自己。

 

13、妈妈真是受够你了

 

妈妈:“今天你的班主任又打来电话了。你又欺负同学了?”

 

孩子:“就是开个玩笑。朋友之间开玩笑都不行吗?”

 

妈妈:“你觉得是在开玩笑,但别人可能并不觉得好笑。我说过多少次了你都不听,妈妈说的话都是耳旁风吗?”

 

孩子:“是真的。当时朋友们都在笑,都很开心的。”

 

妈妈:“总说同样的话,你烦不烦。妈妈真是受够了!”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经常会感到身心俱疲。每当这时,他们就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付出太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反馈,他们的忍耐也会达到极限。但这并不能成为家长说话伤人的理由。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父母在说出这种气话时,并没有经过太多考虑,只是本能地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和无能为力的想法。可是,无论你怎样推脱,能够改变孩子的人也只有父母而已。老师虽然也有一定的责任,可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父母。所以,父母绝对不能轻易扔掉这个责任。如果父母只是想向孩子表达自己在这件事上所遇到的困难和苦恼,那么像下面这样说可能会更有效。“妈妈已经很努力了,可这些好像都对你帮助不大。现在,妈妈也想歇歇了。妈妈不是要放弃你,而是承认自己的极限。现在,你也认真想一想,有需要妈妈帮忙的地方就提出来。”听到这样的话,孩子会比较受用。比起“不准做”“那种行为很差劲”之类的批评,父母的这种推拉式谈话更容易让孩子面对自己的行为。而且,孩子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并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让父母操了多少心。以柔克刚,水滴石穿。从古语中我们可以学到,温柔能够赢过强硬。这个道理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很多层面,尤其是在育儿方面更是如此。强制性的威胁只会使孩子堕落得更快。父母应该学习以柔克刚的智慧,而不是一味地大吼大叫或烦心不已。

 

14、你把我累死算了

 

孩子:“妈妈,我想去外面玩会儿。”

 

妈妈:“现在外面多冷啊,等天气好了再去吧。”

 

孩子:“可是真的好无聊啊,我想现在就去外面荡秋千。”

 

妈妈:“你能不能别闹了?吵得我好头痛。”

 

孩子:“可是我现在就想出去玩啊,快点快点。”

 

妈妈:“你把我累死算了,真是受不了你了。”

 

孩子无缘无故地闹脾气,又不听家长的话时,父母经常会顺口说出这种话。

 

“你快把妈妈累死了。”

 

“你怎么让妈妈这么操心呢?真是烦死了。”

 

“看到你我就头痛。”

 

“本来就够累的了,你怎么还这样?”

 

父母说这些话时只是单纯地想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并没有其他用意,可这话引起的波动却非常大。因为孩子会从这句话中读到一个信息,“我=让妈妈辛苦的孩子”。而这个结论也会让孩子深感愧疚。这种愧疚心理和自责会让那些天性纯良的孩子开始对妈妈有所隐瞒,甚至躲避与父母的交谈。而那些具有攻击性、外向型的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反而会更加烦躁。无论孩子是怎样的性格,父母这样的抱怨都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明智的父母会在孩子犯错时明确指出并提出改善的建议。他们绝对不会说出攻击孩子人格的话,因为这只会将事态恶化。如果孩子把房子弄得一团乱刺激到你的神经,那么就明确地指出是乱糟糟的房子让你心烦,要求孩子尽快收拾好,并保证将来不会再犯,这样的解决方案就足够了。如果孩子不听你的劝告,总是犯相同的错误,可能你会控制不住自己说出攻击性的话。但是,这对孩子仍然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你真是无药可救了”“真是烦死我了”“我活不下去了”之类的言语并不能让事态往好的方向发展,只会进一步刺激他的自尊心,让事态更加恶化。

 

15、考得好就送你礼物

 

妈妈:“上次95分,这次一定要考100分啊!”

 

孩子:“那你送我什么呢?”

 

妈妈:“考到100分,我就给你买台游戏机。”

 

孩子:“那个爸爸已经说要给我买了。”

 

妈妈:“那妈妈给你买什么?”

 

孩子:“买辆新的自行车吧!”

 

妈妈:“好,只要你能得到100分!”

 

父母向孩子提议,只要他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就给他奖赏,而这无异于是在用钱收买孩子。如果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那的确是皆大欢喜的事,可学习实质上是为了孩子自己,而不是用来交换礼物和金钱的。用礼物和金钱诱导孩子提高分数,影响的是孩子的外在动机,而非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为了获得价值、喜悦、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等美好的事物,自发地去做事。而外在动机则是人们为了得到表扬、赞赏和物质补偿,或为了逃避惩罚而强制自己做某事。二者孰轻孰重,相信父母一看便知。有时候,外在动机会遏制内部动机,使事情朝消极的方向发展。父母用礼物作为筹码激励孩子努力学习,这是刺激他的外在动机。然而,虽然孩子在礼物的诱惑之下可能会加倍努力,但他本人却很难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但因为有物质奖励作为目标,孩子也并不会轻易放弃。所以从外表上看,外在动机好像是刺激了孩子的成功欲望,但归根结底孩子想要的也不过是一份礼物和少许金钱而已。为了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或提高他的学习成绩,父母还会制作“称赞贴纸”,这同样也是利用了外在动机。在孩子眼中,称赞贴纸是一份甜蜜的奖赏,为了得到它,孩子埋头投入到手中的事情中去,但这份投入也不过是为了得到奖赏而做的样子而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各种经历带给他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可如果孩子过分追逐外部的利益诱惑,就很难再去体会这种真正重要的感情了。父母绝对不能忘记,孩子们持续、主动、积极的做事态度,均来自于他自发的内部动机。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9-10-04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