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儿童心理咨询:孩子需要被支持和信任

124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孩子需要被支持和信任

 

生活印证了一个信念。这就是:如果未能使小孩子恢复对善意和公正的信任,他就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获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体验和个人尊严的感受。这样的学生到少年时期就会变得心狠易怒,对于他,生活中就没有了任何神圣和崇高的东西,教师的话语也深入不到他的心底。矫正这种人的心灵乃是教育者最为艰巨的任务之一,这种细致微妙的劳动,实质上是对关于人的科学上的重大考验。

 

一、信任的构建

 

信任有一种力量,能唤起儿童对未来生活际遇的希望,让他们正确地、正向地评价自己在成长环境中的价值和地位。儿童的信任,是依赖于教养人对他们所呈现的态度,以及他们在环境中的遭遇而形成。他们无法抽象地获得这种信任,这必须依赖于某种互动的关系而构建。比如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信任的缺失

 

信任对于一个儿童来说,不是那么容易获得。因为儿童正是处于成长过程中,他们会经常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听话,或者他们根深蒂固的固执,而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行动能力有限,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推测能力有限所致。教师和父母,往往会忽略儿童的成长性,容易以自己的能力、价值观和见识来要求和评价儿童。对儿童成长规律缺乏了解,是造成对儿童不信任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在幼儿时期,很多父母是不相信儿童能够感知温饱问题,导致有大量的儿童被强迫吃饭,被强迫喝水和穿上过厚的衣服。多吃一口饭,或者频繁喝一点水,对身体来说不至于马上会产生重大的危害,但是这种行为,体现了对儿童能力的不信任,对儿童个人体验的不信任,实际上是破坏了儿童个人尊严的感受。要么造就一个不相信自己感受,不愿意自己做决定的人,要么造就一个过度反抗、习惯性否定的人。类似于此的不信任态度,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看上去与我们对儿童未来的健康、快乐、学习好的目标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它正在毁灭一个儿童的基础心智,就是对自己的信任。

 

三、要做到信任相当不易

 

对于教师和父母来说,要做到对儿童的真正信任,相当不容易。曾经有一个家长,咨询我说,孩子经常偷钱怎么办?我说:你能不能给他一些零花钱,让他不必去偷?他说,不能给啊,给他零花钱他就要去买辣条。我就给他讲,我会每周给儿子Bob先生5元的零花钱。为什么要给他零花钱?因为儿童到了一定的认知阶段,他们有意愿开始去学习如何花钱。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所以我会给他固定的零花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不希望他为了买一包辣条而去偷钱,或者低声下气想方设法从父母这里撒谎要钱。这是为了保护他的自尊,确立他在这个阶段的权利。这位家长就说,他要是去买辣条,我们也无法监管啊!我说,给孩子零花钱,是我们对他们权利的尊重,或者说让他们有机会尝试如何使用钱的训练。而买辣条是另外一件事情,你需要从另外的角度去解决。事实上,Bob先生在不同阶段会用零花钱去买不同的东西。比如小时候买什么赛尔号卡片,然后是各种拼装小玩具,然后是冰棍。我问过他,是否买过辣条,他说小时候买过几次,后来就没有买了。如果你要去纠结,买赛尔号卡片有什么用?拼装小玩具家里有,冰棍在外面买比较贵,如果这么想,那孩子就会变得一无是处了。如果你信任他们,他们一定会慢慢成熟, 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使用自己合法权利的满足感,学会了如何选择有用的东西,而不必通过偷窃、撒谎来获得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想要探索的资源,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厦门儿童心理咨询:这位家长其实是对孩子不信任。不相信他们能管理好金钱,不相信他们最终能有机会成长起来做正确的选择。其实最大的问题是不相信儿童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来发展他们的心智能力。巴菲特基金会一位高管曾经告诫家长,应该让孩子在有限的范围内去试错,因为现在试错成本很低,你还输得起,有充足的时间去成长和纠正。如果当你的孩子成为一家公司的主管,或者他控制了上亿的资产再去试错,那个成本就太高了。相信一个各方面表现不错的儿童,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对他们来说信任早已经是家常便饭。真正需要被信任的是,在很多方面还做得不好的儿童, 但这确实让很多施教者难以信任。不过,您想想,如果不去坚持信任一个需要信任的儿童,那么信任的意义何在?如何去体现施教者的价值与慈悲心?信任是一种力量,能够给暂时不被信任的儿童带来希望啊,这对他们来说是雪中送炭!

 

四、孩子对世界的信任是如何失去的呢?

 

如苏氏所说,一是缺乏善意,一是缺少公正。缺乏善意,是因为施教者对儿童教育知之甚少,内心缺少坚定的信念,不能从一个人所具有的本能和潜能的角度去看待儿童的成长,所以他们往往会把儿童暂时做不好的事情视为一种挑衅,最后导致态度上的缺失,让儿童感觉到对他们的过高要求和不切实际的要求。这实际上是给儿童贴上了一个标签,如同当年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山上还贴了几个字,不得翻身。缺少公正是源自成人的偏见。比如我们喜欢温顺听话的孩子,我们喜欢优秀的孩子。而真正最需要帮助的儿童,却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或者某些表现触及了施教者的心理按钮,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在生活中相当普遍,比如父母往往会在家庭中表现出双重标准。比如对孩子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而对自己的精神状态以及行为习惯,却有一百个理由。

 

五、缺失信任的儿童更需要信任

 

现实世界,并不总会向孩子呈现出它应该向孩子呈现出来的善意和公正。事实上也没有绝对的善意和公正。正是因为如此,教师以及天下父母,才更需要去付诸努力,让孩子能有机会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来构建他们对世界坚定不移的信任。正如苏氏所讲,“他就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获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体验和个人尊严的感受。这样的学生到少年时期就会变得心狠易怒,对于他,生活中就没有了任何神圣和崇高的东西,教师的话语也深入不到他的心底。”如果教师或者父母的话,无法到达心底,心与心的连接就不会真正发生,那么孩子的内在力量就会有所缺失,外在表现就是无法专注、没有自信、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而这些,都是造成孩子心智不成熟、学习成效不好的决定性因素。

 

文转自:陶勇-家庭教育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10-27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