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心理医生咨询:不爱做家务的妻子

140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不爱做家务的妻子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安全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其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求,它涵盖了吃饭、穿衣、住宅、医疗、性、活动与休息等等。同时,它也是人们能够幸福健康生活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需求都无法获得保障与满足,其他需求则更无从谈起。有趣的是,恰恰是这个最基本的需求给许多人带来了痛苦。一对夫妻坐在我面前,男的面色凝重,女的神态轻松,两个人表情反差之大,不由得让人揣测他们因何而来。女的说:咨询是他要求来的,我只是为了配合他。男的说:进门前几分钟我还在想,我们有必要来咨询吗?事情说起来也不大,但就是让人不舒服,我觉得都影响了情绪和生活。我更加好奇了。

 

在男方的讲述中,我渐渐听明白了。夫妻俩30出头,结婚6年,感情一直很好,没什么大矛盾,唯一容易发生冲突的是家务活。男的喜欢整洁,爱做饭爱收拾家,女的生性散漫,爱乱扔乱放东西,两个人总是为此发生争执,吵急眼了甚至还闹到要离婚。女的直言不讳:我当初找他就是图他会做饭,爱干家务呀,不然条件比他好的人多的是,我干嘛嫁给他?男的说:我承认,我当初是答应了要照顾你,什么活儿都不让你干,但你,你也太过分了吧!我请他举例。他说:刚结婚前两年,做饭、打扫卫生都是我做,当时没有孩子,家务也没那么多,我觉得还OK。但是现在因为有了孩子,家里天天事情忙不完,孩子的东西到处乱扔,她还是什么也不弄,孩子也是保姆带。因为我这天天上班,有时还要加班,她先回家了,她也不说先做点准备工作,比如先把菜给买了,我回家做饭也节省点时间。她就在家躺着,玩手机看电视,不管多晚都要等我回去,等我现买菜现做饭,有时弄到很晚我们才吃上饭。请的保姆只负责带孩子,晚上就回去,她孩子也很少管,高兴了就跟孩子玩一下。她不收拾、不做就算了,还爱搞破坏,我打扫得再干净,过一会儿又恢复原样,什么东西她都乱扔乱放,我跟在她屁股后面捡都捡不过来……

 

两个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之后有一次咨询,丈夫出差,妻子自己来了。她说:其实我早想单独来一次了,我心里有些疑问,一直想得到解答。我承认我老公的话是真的,我确实太懒了,有时懒到自己都不好意思。她举例说,就像这次老公出差,她一人在家,原本想煮碗泡面吃,再加点鸡蛋青菜啥的营养一些,想想觉得麻烦。又想用开水直接泡了吃,想想又嫌麻烦。最后纠结半天,她把面袋拆开直接当干脆面吃了,吃完以后心里特别不舒服,感觉对不起自己,同时又想如果有一天真的跟老公离婚,自己这么懒可怎么活下去。她越想越不安,想到不光是老公,包括同事好友也对她的某些习惯感到惊讶,比如她不能进菜市场,不能做手工或针线活儿,再简单的也不行。我问她,做这些事情会让她有什么样的感觉。她皱眉说:很烦躁,不开心。

 

在她从小到大的记忆中,做家务是非常麻烦、非常困难的事情。小时候的她,每天只要睁开眼,耳朵里充斥的永远是各种嘈杂声和爸爸妈妈的抱怨声,这个声音伴随了她很多年。她爸只要一开始擦地,就要大声开骂,骂孩子淘气,骂狗掉毛。她妈只要一进厨房,立刻就会传出乒乒乓乓摔打锅碗瓢盘的声音,夹杂着含混不清的抱怨声。有时这些声音还会延伸成父母的争吵声,两个人把彼此当出气筒,互相指责谩骂一番。从小她就对这些声音充满反感和恐惧。小小的她不明白,为什么做家务会让父母那么烦躁。她很想自己可以做点什么,为父母分担一下,但父母总是不耐烦地把她推开:一边去,别添乱。在她9岁那年暑假的一天早上,父母大吵一架,她妈气得没做饭,她爸饿着肚子去上班。到了中午,妈妈生气一直没出房门,就想着自己动手做饭,爸爸妈妈看见自己做的饭,应该会不再生气,会开心吧。于是,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了简单的蛋炒饭。结果自己很小心,还是打碎了两个鸡蛋,还因为放饭时过猛,油溅到了胳膊上,把胳膊烫的很红,感觉火辣辣的,不过最后总算做成了。

 

在满心欢喜等着妈妈起床吃饭,在想妈妈会怎样的惊讶、开心,结果,妈妈起来后看见地上的一片狼藉,扶着额头开口就骂道:“不会做就别做,我们赚钱容易吗?你这样浪费,大人都忙死了,你还在这儿添乱。”她站在旁边委屈的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在抹眼泪。妈妈看着更生气,“哭什么哭,做错了,还不能说你吗?一整天就知道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最后她坐在桌前,一句话也没说,自己胳膊上的伤已经不敢给妈妈看了。那天她是含着泪把饭吃了,因为不吃不行。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她很想帮父母干活,但只要一出差错,就会被嘲笑被贬损,被嘲笑后父母也不会告诉她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他们认为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不需要教。第一次恋爱,因为男友让她洗碗,她觉得男友不爱她:现在就敢让我干活,以后对我要求会更多。后来她找了很多借口提出分手。她之所以嫁给老公,完全在于他是个特别爱做家务的男人,她从未见任何人像他那样喜欢买菜、做饭、洗碗。向她求婚时,他捧着她的手,深情地说:这么美的手,这辈子我都不会让它做饭洗碗。她认为这些话比所谓的山盟海誓更可靠。事实上在婚姻里,老公一直把她照顾得很好,她知道他爱她离不开她,所以才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切。那次咨询结束后,她决定挑战自己的恐惧,给老公一个惊喜。她从网上下载了做菜视频,对家居进行打扫整理。当她平心静气做着这一切,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乐趣,她觉得自己不但能做好很多事情,而且还很有天赋与创意。

 

为什么这个妻子对做家务这么恐惧呢?

 

中国的父母习惯包揽孩子的一切。见过报纸多次报道,孩子初中去住校读书,不会剥鸡蛋,见过身边的家长,10岁的孩子吃鱼,妈妈悉心给孩子剔除鱼刺。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身边多了N多全职妈妈,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除了读书,其余都不会的高智商“天才”,低情商的孩子。总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的都不重要。我曾劝说一位亲戚,让他放手让14岁的儿子学做点家务,结果对方忿忿然,脸上的表情像受了奇耻大辱,几乎快要翻脸的样子。后来他为儿子的好吃懒做不停抱怨的时候,我一点都不同情他。我认为这是他自己亲手酿造的结果。既然你要把孩子当婴儿去照顾,那就要做好照顾一辈子的准备。

 

文转自:洛阳心理师蒋庆伟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厦门心理咨询电话: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9-20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