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比较靠谱心理咨询:你心中最渴望的东西

118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你心中最渴望的东西

 

在生命中总是存在着这样的“曾经”:“无疾而终的初恋”、“没有吃到嘴里的棒棒糖”、“妈妈不答应给买的漂亮衣服”等,有人说时间是对它们最好的疗愈,总有一天,我们会忘记他们,不再觉得他们重要,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选择逃避,把这些都交给时间;也可以选择压抑,把这些统统压抑到潜意识中;亦或选择否认它们的存在。但是,看看自己的生活,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却都在与它们“相互印证”。比如说;你的这一任或下一任女朋友或男朋友,是不是永远都和无疾而终的初恋有着相似之处?你们的感情或长或短但都是一个结局,但你却会依旧认为自己就是喜欢这种类型的女生或男生。

 

童年时期的没有吃到嘴里的糖就像是未得到的爱,使得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一直寻求被爱的感觉,我们不断的怀疑和索求。身边人的对我们避而远之,于是我们就再一次坚定地认为,他们不爱我或者我不值得被爱,因为连一颗“糖果”也不愿意给我。有时候我们买了一柜子的衣服,依然无法满足对衣服的渴望,认为自己还是缺少一件衣服。可那件衣服到底是什么样的衣服呢?为什么那件“衣服”是永远买不到的?我们真的缺的是那件衣服吗?还是只是想补偿一下曾经没有被妈妈满足的幼小的自己?为什么衣服永远买不够?因为我们真正想买的衣服是过去那一件,在哪个被妈妈不答应的时空里的那一件。我们反复地将自己置于相似的情境或关系中,希望可以补偿自己。在这种无意识的重复中,痛苦会短暂地缓解,却很难消失。

 

这就是人生中的“未竟之事”

 

“未竟之事”又称“未完成情结”来自于完形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家认为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与人们过去没能完成的事情有关。“未竟”意味着可能性,意味着“本可以”,意味着不甘、懊悔和遗憾。当一件事成为了“未竟之事”,我们对这件事的评估就会脱离此时此地的这件事本身。未竟之事其实也可以用蔡格尼克效应来解释,这是一种记忆效应,是指人们对已完成、已知结果的事极易忘却,但对那些中途被打断的、未竟的事情印象深刻。懵懂美好的初恋、少年时期没有追完的一部动漫或者电视剧、又或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母亲亦或父亲,这些都可以成为人生中的“未竟之事”,从而演变为我们心中的一份执念就像小时候母亲认为价格太高而没有给我们买的那件衣服或者玩具,在我们长大以后,那些衣服和玩具,好像已经不渴望了,却又好像,在以其他的方式被表达。无论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拥有多少漂亮的衣服、多少好玩的玩具,都无法忘记那时不曾拥有的衣服和玩具。或许正如陈奕迅在歌中唱到那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完形学派强调,不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人都会追求和构造一个完整且闭合的图形。人们近乎偏执地渴望生命中每件事都有始有终。没有结果的事伴随着未被满足的愿望或需求,被人们带入日后的人生中。举个例子:你是否已经将下图看做一个圆形了?(是的话就证明证明你在视觉方面追求“完整”)

 

我们该如何克服呢?

 

“未竟之事”通向成长

 

现实生活,每个人心灵中都有着自己的“未竟之事”。我们要能够通过自我觉察,发现自己的“未竟之事”,并有效解决它们,才能获得心灵的成长。如果你不清楚它是什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一直在重复着一个行为模式或者一直处于类似的情景之中。然后,你要明白你喜欢的不是如初恋一般类型的女生或男生,你只是不肯接受自己初恋无疾而终的结果,希望可以好好告别,有一个完整的结局。你要知道无论现在的你向别人索求多少爱,都不能填补你内心深处那个缺少爱的空洞,你需要的是年幼时得到来自家人完整的爱。

 

厦门比较靠谱心理咨询:你要清楚衣服和玩具不是你真正缺少的东西,父母对你愿望和需要的不重视才是需要得到满足的。我们没有穿越时空的能力,它只存在在虚构的世界中。这就表明,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使未竟之事变得完整。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也不再是当初的自己。我们有更成熟、坚强的心灵力量,我们可以选择去接纳这些不能改变的事情,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都活着当下。

 

文转自:洛阳心理师蒋庆伟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厦门心理咨询电话: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9-17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3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