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如何培养孩子-厦门心理咨询(下)

107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父母要如何培养孩子(下)

 

美国父母面临的养育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依然如此,”乖”是我们对孩子的口头禅.说实在的,道理说起来,理解起来还是容易的,问题出在,父母总是做不到,回到问题的本质,父母没有接受过无条件的爱,就给不出无条件的爱,父母的人生没有为自己而活,没做过多少自己,也就没法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想养育一个独立自主,自信,自爱的孩子,需要父母先修自己的人生,先自我观照,从爱自己,相信自己,接纳自己,做自己,一步一步地,让自己的生命绽放,那时,自然就知道怎么养育孩子了.当然学习好的育儿观点,其实首先是自己养育自己,从事早教行业十几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重新好好养育了自己一次,找回了自己.

 

问题并不在于我们使用”让孩子服从”来衡量养育策略时存在多少疏漏,而是”服从”本身就不可取.孩子表现过于良好并不是一件好事.例如,研究人员曾在华盛顿区跟踪调查学步儿到5岁,发现”经常性的顺从往往导致适应困难症”.相反,”对家长专制表现出一定抵抗”却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好现象”.另两位心理学家曾在《儿童变态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一种被称为”强迫性顺从”的现象,其论述令人担忧:孩子对家长的畏惧会导致其立即且不加思索地听从家长的话.许多心理治疗专家也曾就此种”儿童过于需要取悦并服从成人而造成的情绪结果”发表评论,他们指出,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孩子会按照家长要求的去做,会渐渐成为家长想要他们成为得样子,但其代价通常是失去自我意识.可以说”纪律不一定帮助孩子自律”,但即使达到所谓的自律目标也远非其吹嘘的那样美好.强迫孩子内化我们的意愿和价值观,他们因而会做到,甚至我们不在场时也能做到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这并不是就更好.试图培养孩子的内化或自律性,意味着试图遥控指挥孩子的行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更加严重的”顺从”.毕竟,孩子出于对自己判断力的信任而做出的行为,与出于被迫而做出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确保孩子内化我们的价值观不等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前者会直接阻碍我们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我确信大多数家长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我们希望他们不受同学的欺负,抵抗同伴压力,尤其是经受住”性和毒品”的诱惑.但既然家长意识到了孩子不能”受人摆布”,我们就必须教育他们”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包括成人的)想法所左右”.换句话说,如果家长在家里利用奖励刺激孩子服从,那么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为命是从.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芭芭拉·克劳罗塞指出,她经常听到一些青少年家长抱怨:”孩子以前多好啊!那么乖,彬彬有礼,穿衣服干净整洁.可你看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就此,她这样解释道:孩子在很小时,父母就告诉他该怎样穿衣服、该怎样做、该怎样说话.他已经习惯听别人的话…他没有变,他仍然在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做事,问题是这个”别人”已经不再是你,而是他的同龄人.我们越执着于长远的养育目标,事情就会变得越复杂.如果只是孤立地看,任何目标都被证明是令人反感的:为达到目标不惜牺牲一切,即使家长愿意乐此不疲,结果却是弊大于利.或许更明智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在相反的品质上取得平衡,他们才会成长为既独立自主又关心他人、既充满自信又乐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有些家长还坚称,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确立并满足他们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能认同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好准备,准备好应对孩子做出选择和确立不同于我们的价值观时所出现的可能性.

 

对长远目标的考虑会引导我们走向任何方向.但我在这里强调的是:无论怎样思考这些养育目标,我们都应该三思而后行.它们应该是我们的”试金石”,只为能够让我们不落入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陷阱,抵抗不断出现的”想方设法令孩子服从”的诱惑.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对这项任务中出现的挫败感和挑战感深有体会.有时我的如意算盘会落空,我的耐心会耗尽,我会只想让孩子乖乖听我的话.当孩子在餐厅里尖叫,我很难遵守心中的那个伟大蓝图.因为我有时很难在忙乱的一天里、或感到不那么体面地冲动时,还想得起来我自己要做怎样的人.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有些家长将那些更有意义的养育目标—–例如,试图成为或试图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好人”—–斥之为”理想主义”,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做辩护.但这恰恰意味着我们应该有理想,否则我们一文不值.理想不一定意味着”不切实际”.事实上,有足够的实际与道德方面的理由来说明,关注长远目标强于仅仅注重短暂顺从,关心孩子需要强于仅仅考虑我们的要求,关注孩子全面身心强于仅仅看重其行为.我将在本书中讨论:为何从习以为常的”实施手段”转向”并肩协作”会如此有意义?诚然,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许多人都受制于”实施”技巧,利用惩罚和奖励迫使人们乖乖就范.但当一个与之截然相反的养育理念出现时,我们的反应就不能只是说”唉!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听天由命的人,还是试图将事情做得更加好的人?这的确是一个颠覆性的理论,它颠覆了我们所接收的传统养育建议,挑战了让孩子对我们言听计从的短视征服手段.我们当中有些人会开始思考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或许甚至还会对自己童年承受的养育行为产生疑问.本书的主题并非局限于管教,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它告诉我们如何与孩子相处以及如何看待并感受他们.本书旨在帮助你与自己的最强直觉重新”通电”,重新确认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你穿上睡衣,做完所有家务,孩子们的拌嘴都安静下来以后,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你的亲子关系的基础设想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本书会提供一些实用性建议,以取代我们有时为规范孩子行为、逼迫他们成功而禁不住使用的传统养育技巧.我认为这些建议会为家长创造一个不错的机会,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很好的人—–我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很好”.

 

《无条件养育》这本书,我认为是最好的一本育儿类书籍,用朋友的话说,每一句话都是金句,指导着我的育儿行为。孩子,首先是一个人,应该被尊重,把孩子放在跟大人平等的位置上来讨论教育.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父母有没有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评判者是孩子.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指出,养育孩子时最直觉的行为是让孩子乖、听话、顺从,但问题是,孩子跟你的关系里是这样,在跟其他人的关系里也会这样,你想你的孩子是一个被别人操控的人吗?我想没有父母愿意这种事情发生.还有一种在我们的文化中特别常见的现在,父母给孩子制造内疚感,”我养你多不容易,你还不听话””我赚钱多辛苦,你还不好好学习””你欠我的”等等,我们先不管父母说的有没有道理,但是这些会在孩子心理形成深深的内疚,他们真会认为欠父母的,父母生活的不容易,都是自己的错.我就是这个问题的受害者,在我进入社会后,不敢也不会竞争,我老觉得应该满足身边所有人的需要…但是如果一直抱着这种心态,在社会中是很难生存的。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3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3-25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7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