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下)

105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下)

 

这样的孩子成人后会有怎样影响?

 

害怕失去自我:不敢接受他人的付出,接受意味着自己被控制,没办法做自己。所以也就无法和他人建立深入的关系,被控制的感觉非常不舒服。他们往往可能也会渴望自由。信任感下降:不相信亲密关系的真实性,不认为爱情是没附加条件的在一起。不在相信所谓的爱情,专注于所谓”金钱“,实际上就会认知爱情或者感情是虚拟的,只有钱好像是实实在在,或许他们获得金钱,可是还是感觉仍然不幸福。经常会内疚、自我贬低:担心自己做的不合适,没考虑对方感受,从而自责,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这种自责和内疚,实际也会影响到彼此的亲密关系。强迫性重复:自己会变成过度牺牲的人,以此来维持关系,就像当年接收到的一样,经常委曲求全。也就是从母亲那里习得的经验和习惯,成为自己的应对模式,自己也成为母亲那样的人。就是所谓的自己成为”讨厌“的那类人。我们生活中很多人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人,意味着妥协,同时意味着自我的丢失。

 

最明显的会有以下表现:

 

1、恐惧进入两性关系(婚姻关系) 2、人际关系紧张,职场压力山大3、无法建立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

 

4、颈椎、肠胃、心脏、肝脏、内分泌紊乱病症

 

原因很简单,牺牲意味着伤痛,意味着不公,只要有伤痛和不公,就会希望获得代价和补偿,一旦想获得代价和补偿就会破坏两个人的关系。牺牲的人内心,其实并不是心甘情愿地付出,而是为了有所得而牺牲的,但是得到多少才算公平和满足呢?而承受牺牲的男性会产生很多的负罪感,刚开始他会感谢或疼惜女性的付出,更爱她。但是时间一久,对对方的疼惜与爱也会减弱,同时也会因为不堪负罪感、愧疚感的压力开始逃避。为了躲避内心的负罪感,反而会认为女性的付出和牺牲是理所应当的,是她自己没有能力的表现,会更加贬低与指责女性。这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关系破裂。我们看到很多为了伴侣牺牲的女性,最后不仅得不到伴侣的爱,还导致伴侣离开她就是这个原因。毕竟没有谁可以承接这种压力。需要把自己的选择和对方一定拉开距离,要不然就是想当年我如果不怎么样,然后可能怎么?如果我不选择你,我会怎么样的等?这种话说的比较多了,对于彼此的感情是伤害,如果在进入无性的婚姻,可能意味着感情名存实亡。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一部分女性,把自己的人生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和伴侣身上,认为自己是从属于孩子,从属于伴侣的。这是一种多么可怕而幼稚的想法。以为孩子有出息,就是自己有出息;伴侣事业上获得成功了,就是自己成功了。其实这是一种天真的错觉,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伴侣、子女并不能代表你去创造价值,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寻找与建立,对生命的探索必须由自己完成。还有的女性企图通过牺牲自己的某项权利和某种需求来获取伴侣的爱,其实这种人并不能够很好的爱自己,也注定无法很好的爱他人,只是以各种各样变相的方式去控制对方。

 

她们的口头禅常常是:

 

“你看,我为了你这样,我为了你那样,你却什么都没有为我做。”“我对你这么好,你却老让我伤心……”其实她们表达的深层含义是:我为了你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可是你却没有给我完全的回报。说到底,这些统统不是爱,也不是心甘情愿的付出,而是打着爱的旗号索取,这是一种隐形的要求,要求物质和情感的等价交换,这是把自己索取爱当成爱对方。因此,她们会对在伴侣身上的每一点付出记得清清楚楚,同样也会斤斤计较,明明是自私地索取爱却老感觉是自我牺牲,所以没有等价回报的时候就成为怨妇,成为受害者。抱怨多了,就会成为就像祥林嫂一样,的确看起来可怜,可是大家也非常的讨厌,想要愿意,毕竟这种强烈的负能量就是一种情绪垃圾一样,让人感觉烦躁。08不过度牺牲,才会有真的幸福我鼓励女性不要牺牲自己,要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一个女人,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然后才有其他属性,作为妻子,或者作为母亲的角色。你就是你自己,需要你给自己预留出属于自己的仅有的部分时间。如果你把自我的价值建立在男人和孩子之上,你自己既不幸福,也会使得男人、孩子因为要对你负责而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这条路也是不同于他人的,不管是面对孩子,还是面对伴侣,女性要学会爱自己,避免过度牺牲掉自己的自由、独立和幸福。幸福是一种能力,真正的幸福感并不是来自外部的给予,而是来自自我内心深处的滋养,这种滋养会让你感受生命的意义,享受当下的生活,放弃掉那些心中的“投射”,不在玩这种“投射认同”的游戏。当你可以觉察自己的情绪、想法,并且明白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有区别,也就意味着你的心智化水平开始提升,这是你开启新模式的关键之处,或许接受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到你。所以,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咨询并不是跟所谓有问题的人专门准备的,人生的意义感以及婚姻幸福感、如何建立持久良好人际关系,实际对于我我们幸福感至关重要,说到这里,想到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心理学是关于幸福的一门学问!德国情感医师爱娃写了一本书叫《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你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请将寻找爱的触角伸向自己的世界。我们是有能力让自己获得幸福的,不必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获得。不要再等待别人来斟满自己的杯子,也不要一味地无私奉献。如果我们能先将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满,心满意足地快乐了,自然就能将满溢的福杯分享给周围的人,也能快乐地接受别人的给与。从现在开始停止一味奉献,拒绝过度牺牲,学会爱自己,只有爱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爱他人,得到他人的爱。开始新模式之前,就是需要我们深入的理解以前模式,那些自我牺牲的意义在哪里,自我的牺牲背后的期待有那些,以上作为一个大致参考,如果接受心理咨询,一起探索中,可能会有其他答案。挣脱轮回,开始新人生!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3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3-16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