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孩子抗挫能力差(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当代孩子抗挫能力差(下)
输了一次球,主要是投篮不够准,下次勤加练习就好了。老师批评了我,是因为关注到我最近的变化,我要有所改进才行。乐观的心态,让遇到的拦路虎都变得不带杀伤力,因为有自信去应对。父母就是孩子的镜子。当孩子面临挑战时,父母正向乐观的引导和鼓励,能够让孩子付出耐心、勇于尝试、采取积极的行动。无形中在向孩子传递一个乐观的信念:办法总比困难多。所谓的失败,不过是暂时没成功罢了。而事情成功后,通过正确的方式赞赏,强化孩子的成功经验,可以让孩子找到自我认可的信心,从而拥有更多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习得乐观的“预防针”。正如塞利格曼所强调的:对孩子的积极解释会导致其乐观,对孩子悲观的解释会导致其悲观的观点。这往往是父母们最容易忽视,同时又最可能给孩子带来悲观情绪的教育行为。孩子如何评判自我,看待事件,处理问题,最初在这张白纸上画下第一笔的,就是父母的“解释风格”。当你画下阳光,孩子眼里看到的就总是明媚;当你画下阴霾,孩子感受到的就总是风雨。
3让孩子学会自我反驳
为什么要反驳自己?因为当悲观的念头袭来时,我们要学会质疑,抵制负能量,不盲目接受对自我的低级评价,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客观事实和解决问题上。第一步:收集证据(引导孩子思考此刻脑中的想法是否带有情绪化色彩)
1.我的想法是真实的吗?
2.我有没有消极解释这个事件?
第二步:做出选择(教会孩子从其他角度来看待这件不好的事情。)
1.有没有其他角度看待这件事?
2.这件事发展下去还有什么可能性?
3.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会怎样?
第三步:化解灾难(学会正确地评估坏事所产生的影响。)
1.有没有办法去改善最坏的结果?
2.可能发生的事中,最好的情况是什么呢?
3.我最能做的是什么?
第四步:反驳策略(将精力都投入到最可能发生的结果中。)
1.当最坏结果还没发生前,我做什么最有帮助?
2.我现在第一时间能够去做的应该是什么?
身教大于言教。在最开始,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发表对抗困境的言论,让孩子看到父母发起对自身悲观的挑战,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如何有效地改变自己的悲观。塞利格曼提出了一个有名的ABCDE乐观法则,我们可以这样列表格:
不好的事:我这次工作测评,领导只给我打了个B的等级,我很担心下个季度会被调离岗位。
想法:我的工作能力不行,领导对我不满意,我的未来堪忧。
后果:我可能会失去工作,家庭的经济开销会因此出现问题,可能会带来家庭危机。
反驳:我只是这个季度工作业绩没有达到最佳,因为疫情影响,整个行业都不太景气。但我的能力不差,相信随着市场大环境复苏,我肯定可以重新把业绩做起来。而且,就算这份工作留不住,我的能力肯定还能找到别的工作,家庭经济不会因此受影响的。
激发:我开始觉得好些了,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只要努力,我肯定可以做好的。有效的反驳最重要的核心是正确:必须有实质性内容,让孩子依据事实来反驳。你必须说服自己,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反击那些悲观的想法。学会反驳自己,其实就是教会孩子当遇到问题时,不带感情色彩,实事求是的看待事件,看待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这也是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的强有力助力。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长期的实践,熟练内化成为遭遇困境时帮助自我的套路,却可以帮助孩子锤炼出一生可以利用的“思想武器”,形成对低成就感和无助的免疫力。
“悲观心理免疫”的底色是爱和信任
其实,读完《教会乐观的孩子》,我们不难发现,对孩子的悲观进行“心理免疫”最重要的原则:
1.给予足够的爱与信任,鼓励孩子尝试与探索,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和掌控感。
2.给孩子温暖和正向的气氛环境,培养孩子积极看待事物的“解释风格”。
3.当问题袭来,我们应做到实事求是,引导孩子反击消极情绪,化悲观为力量,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习得真正的乐观。
掌控感是孩子自身发展的基础,正面积极情绪是自我成长的中坚力量,乐观的解释风格是对抗问题的办法,而来自父母的爱与信任,则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最不可或缺的底色。养育是一场修行,是用一个生命去温暖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愿我们都能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播种下向阳生长的种子,传递温暖,传递能量。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