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情绪如何排解?

116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垃圾情绪如何排解?

 

同道心灵工作室(沐阳) ·《圣经?箴言》有言:「不轻易发怒的人,大显聪明;性情暴躁的人,大显愚妄。」我们在生活和工作的体验中不难发现,不良情绪对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它像一种毒素在大部分人的生活中沉淀、蔓延,既耽误了人们大好的时光,成为典型阶段性消极情绪的人,又影响自身积极气场的形成,吸引更多糟糕的事情到身边来。

 

故事1:美国作家卡森一生备受病痛折磨,15岁时患风湿热,但被误诊和误治,病情不断加重,之后她又经历了三次中风,24岁时又患上一种半身不遂的颈椎病。一系列疾病严重地摧残了她的身体,导致她在29岁时瘫痪不起。30岁时,医生预言,她存活下去的可能性只有1/500。然而,乐观的卡森并没有被病魔吓倒,她经常叫家人为她朗读幽默小说,播放滑稽电影,保持良好的情绪。另外,她保证每天大笑一阵,她觉得这样做病痛减轻很多,浑身舒服。就这样,她每天坚持这种「笑疗」,病情奇迹般地发生好转。1967年八月一个宁静的下午,卡森因脑部出血,再次陷入昏迷,经抢救无效后宣布死亡,时年50岁。可以说,她的离开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故事2:林黛玉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曾有一段文字这样描述她,「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首词生动形象地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气质。林黛玉聪明美貌,多愁善感。但由于寄人篱下,终日愁云笼罩,体弱多病,更因为无法实现与宝玉的爱情,忧心如焚,饮恨而死。

 

故事3:在中国古代曾有一个「杯弓蛇影」的故事。故事主角乐广有一位亲密的朋友昌吉,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昌吉不来的原因时,昌吉回答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恶牠,喝了那杯酒后,就身得重病。」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用漆在弓上画了蛇。乐广心想杯中的蛇就是角弓的影子。他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昌吉饮酒,对他说道:「你在今天的杯中还能看到蛇吗?」昌吉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乐广就向他说明了原因,昌吉心情豁然开朗,疑团顿时解开,久治不愈的心病立刻治好了。卡森、林黛玉、昌吉都是受自身情绪的影响而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和结果。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体机能,促进人的活动力,形成一种激励人去努力的动力,而且积极的情绪在任何活动中都能有促进的作用。相反,消极情绪则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力,活动时动作缓慢、反应迟钝、效率低下;消极的情绪还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在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消极的情绪还会抑制智力水平的提高。面对如此多消极情绪对人的不良影响,我们应尽早采取措施赶走自身的不良情绪。最近在看一本叫《阳光心态》的书,其中关于消除不良情绪的办法感觉挺有效的,下面分享给大家。

 

自我控制:培养自制力,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自我转化:采取迂回的办法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想得再多也改变不了什么,还不如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自我发泄: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宣泄」。当你悲痛欲绝时,放声大哭一场或向亲朋好友倾诉一番,都是排解压抑心情的不错选择。自我安慰:遇到挫折或不幸时,你可以想「事情原本可能更糟」。暂时避开:俗话说「眼不见为净」,暂时离开使你伤心的地方和人。幽默疗法:听听相声、看看笑话或幽默小说都可以排遣愁闷。广交朋友:要与那些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的人交朋友。热爱工作:忘我的工作能使人忘却烦恼。不妨回过头想想,人最快活的时光往往是在艰苦工作的时候。与书为友:它能使你的孤寂变成充实,浮躁化为澄澈,平淡变得浓郁,这就是书的妙处。有氧运动: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步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在体能的消耗中会逐渐减弱。善待自己:生活应该是一种充满热情的体验,而不是漫长苦捱的日子,善待他人、善待自己,你会发现每一天都是如此特别。享受美食和音乐:情绪低落时切忌暴饮暴食,应合理搭配,特别是可以多摄取一些甜食,它对赶走垃圾情绪很有帮助;另外,由于乐曲的旋律、速度、音调等不同,可分别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的作用,因此,你不妨透过恰当的音乐来调节、稳定情绪。助人为乐: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

 

人类总是脆弱的,容易受到各方面的攻击,特别是情绪的攻击。而人一旦受到垃圾情绪的攻击就会变得委靡不振或面目狰狞。当你因失去理智做出一些不可想象的事情时,后悔也是无济于事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调节情绪,远离垃圾情绪的侵袭。放心吧,无论你多么擅长消极情绪,只要你掌握了以上的方法,灵活运用,你仍然具备实施积极情绪的能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金刚之身,赶走垃圾情绪,不受其侵袭!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12-30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0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