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礼仪之邦(上)

107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什么是礼仪之邦(上)

 

上小学的时候,每周一早上要站队集合——聆听“国旗下的演讲”。这类演讲,十次有八次是爱国主题,谈古中国必是“自古以来……礼仪之邦”,谈新中国必是“多少先烈……幸福生活”。也有说串了以至于表意颇拧巴的情况,但放在演讲者仿佛较先烈之壮烈而并不输的表演里,最多是白璧微瑕。“先烈”云云此处不谈,谈“礼仪之邦”。在今发现,当年的讲稿准确极了。它只谈中国 “自古”乃礼仪之邦,并未承认“迄今”仍是。这些年读书以及在世上行走的体会告诉我:中国不做“礼仪之邦”很多年;从前是不是,也很成问题。

 

一、古中国是政治礼仪之邦,不是文明礼仪之邦。

 

先说从前。传统中文表述里的“礼仪”(一说“礼义”,见《礼记·冠义》)并非用于归置个人言行。也就是说,诸如“不许随地吐痰”并不归“礼仪”负责。它是什么呢?我们常说一个词叫“出格”,传统的“礼仪”就是“格”。所谓“守格”或“守礼”,应是:尊卑贵贱,三教九流,各司其位。礼的源头应在周公“六年制礼乐”(《尚书·大传》),为何制礼?只关乎“不许随地吐痰”那太小意思,周公便不配被贾谊称为“于中国有大关系者”。有种观点认为,这种礼乃是上层的一种统治工具:王公四民各安其位并互尽本分,不要造反不要僭越。其主要作用在于:“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荀子·荣辱篇》);或按韩非子的说法:“礼者,所以貌情也,群义之文章也,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韩非子·解老第二十》)。简言之,它负责把众生归为不同种类。它是区别法,不是统一法(“制礼作乐”的乐是统一法)。孔子他老人家穷其毕生“克己复礼”、“为国以礼”中的“礼”大概就是这种礼。我们熟悉的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等等都是这种礼的具体实现形式,无不在于区别不同的人。然而,区别可以产生格和秩序,在于它毕竟提供了分配资源的某种依据。有区别固然乏平等,但比无区别而大家全靠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要好。所以它不全是万恶的吃人的老封建。

 

往大了看,礼是国家和社会运转的依据,至少相当于“法律+道义规范+基本国策”;往小了看,它提供了不同的身份以及身份背后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义务)。孔子他老人家所悲愤的“礼崩乐坏”不是那时候的人乱扔香蕉皮,是大夫家居然“八佾舞于庭”,亦即不该你享受的权利你享受了而该你尽的义务你不尽。可以称之“政治身份的错位”。此外,时间一长,不同身份背后的义务就变成不同社会角色、政治角色的本能。整部中国古典政治史,乃至社会史,至少各自是半部本能史。比如,中国人本能地同情弱者憎恨强者,即便弱者其实在某件事上并不占什么道理。为什么?向礼的源头设计去看:弱者太弱且没什么翻身机会,唯一能做的事是受强者驱驰或“沐浴天恩”。比如第4个小老婆生的5儿子的第26个庶出女儿,基本没有独立人格和申辩渠道。而正妻的大儿子就那么一个,大儿子的大儿子又只那么一个(参考《红楼梦》),这就形成一小部分强者对广大弱者的天然——或说——不可逆转的压抑及剥削。鲁迅批评中国人有“奴性”,这种奴性多少带有“女儿性”——对自己的起初定位就是“第26个庶出女儿”,自觉下载“乖乖女程序”,拜托他雄起他都不敢雄起。中国人的种种文化偏好、信念本能,都能在礼的源头设计上找出痕迹。说了这么多,只想证明:起码从 “礼”的本意上看,讲礼等于“讲政治”和“讲正气”,不等于“讲文明”。如果有人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理解为“中国人从前并不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奇装异服、插队成癖”,那就理解偏了。很多人,比如当年我聆听过的那些国旗下的演讲者,经常以这种话为依据批评今天的中国人“不讲礼仪”,批的尽是“随地吐痰”之类不文明的行为。中国古时是礼仪之邦不假,却是政治礼仪之邦;至于古人是否比今人更懂得践行“不许吐痰”,亦即古中国是否兼为文明礼仪之邦,存疑。

 

我能马上想到的古人不文明的例子是李鸿章,仅就他“随地吐痰”这一项就有很多记载。高尔基的长篇小说《克里萨木金的一生》就留下李大学士吐痰的一幅速写。那是他率团拜访俄国,在圣彼得堡参观一个博览会。前呼后拥的李大学士居然很自然地在地上啐了一口痰。又据民国时期社会活动家简又文《西北东南风》的记载:“李鸿章在英国伦敦赴某贵族宴会时,席间咳嗽,即随手取桌前盛香槟酒之小玻璃杯,吐出浓痰一口于其中,复置座前,玻璃杯罩了这黄绿色的液质,色如翠玉,反光四射,颇为美观,而举座失色矣!”——问题在于,李鸿章并非一个文明修养很差的中国人,他应和同僚的很多诗文既风雅又大气,想必朝堂上见到品级相当的官员也一定七个“老朽”八个“不敢”的。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12-07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