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抗挫能力差(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孩子为何抗挫能力差(下)
如何教育孩子是个艺术,不能套公式,也不是别人成功,你如法炮制就一定成功,因为你的孩子跟他的孩子不同。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就把他推出去面对世界是件很残忍的事。所以父母不要让孩子小小年纪就遭受强迫分离的创伤。例如,孩子还没做好准备就上学,宝宝哭了硬是不抱他哄他……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惊吓与恐慌,带来长久的不安。我们中国人很喜欢“从众”,别人怎样,自己也要马上跟进,葡式蛋挞、甜甜圈、股市投资等“一窝风”现象,其实是没有自信与分析能力所造成的盲目跟进。为什么我们对自己这么没有信心?我们为什么这么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一定要有信心,只要孩子很快乐,每天迫不及待地睁开眼睛开始新的一天,你就做对了,坚持下去,你的孩子会以亲密的亲子关系来回报你。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妈妈说她狠下心让孩子自己搭校车上下学。虽然孩子一直很不安,还哀求说搭车是件很恐怖的事,但是“为了孩子好”,她还是要孩子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结果孩子坐过了好几站,一个人无助彷徨地流落在陌生的地方。最后终于想起了家里的电话,才打电话回家求助。当父亲载着孩子终于到家时,孩子红着眼,猛力关上车门,愤怒地冲进房间。他拒绝与任何人说话,假装埋头做功课,对妈妈敲门喊吃饭充耳不闻。这位妈妈写道:虽然心疼孩子在迷途那一个小时的惊恐,但却更坚定了放手让孩子自己搭校车的决心。结尾说:菟丝花是无法独自生存的,她要孩子了解,想象中的庇护所是从不曾真实存在的。
看完了文章,我掩卷叹息,因为这位母亲完全错了。要孩子独自搭校车的第一件事,是要让孩子熟悉走的路线及自家的站牌。举例来说,我的孩子以前也是搭公交车上下学,但是我会事先带他坐很多次,让他熟悉沿路的地标,知道到了那个地标就代表离家还有几站。之后还要确定到站之前,孩子会先站起来去刷卡。事先演练过好几次后,我才放心让他自己坐。孩子头一次自己搭车时,我会替他准备好家中电话号码和零钱,告诉他如果坐错车或坐过站不要惊慌,只要打电话,我就会立刻坐出租车去找他,他只要不离开打电话的地方就行了。我们把可能发生的情况先演练了一遍,我才放心让他独飞。很多人误会了“独立”的意思,培养孩子独立,不是在他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硬把他推出去面对世界。被迫的独立是童年的创伤,是一辈子的不安全感。现在有好几个研究都发现:童年的不安全感会影响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无法维持长久的男女关系,也无法对性伴侣做出承诺。他们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疏离。孔子不是说“不教而杀谓之虐”吗?过去行为主义盛行时,流行把孩子放在房子最远的角落一个人睡,哭了不能抱,抱他会增强他哭的行为,要等他不哭了才能抱。现在钟摆荡回来了,从老鼠实验上知道亲子分离的恐惧会影响大脑荷尔蒙的分泌,现在医生让婴儿的摇篮放在母亲卧房,使婴儿一张开眼就会看到熟悉的面孔,也鼓励母亲把孩子抱在胸前,让孩子听到母亲的心跳。我不了解我们的母亲怎么这么没有自信心,会随便听从人家的话而赔上孩子的幸福。
我在加州大学有个同学,说他一生最恐怖的事情,便是5岁时跟着妈妈去南加州最大的购物中心买圣诞礼物那次。出发前母亲已再三交代要抓紧,所以他紧紧拉着妈妈的裙子,丝毫不敢放松。但是圣诞节时购物中心人潮拥挤,他正庆幸自己都没有松开手、很安全时,突然发现裙子上面的那张脸不是妈妈的,他不知什么时候和母亲失散了。在陌生的地方迷路,对孩子来说,惊恐的程度不亚于经历九·二一地震(20世纪末期台湾最大的地震,发生时间为1999年9月21日,里氏震级达7.6)。这一惊非同小可,他说40年了依然记忆犹新,一想起来还会冒出一身冷汗。所以他自己的孩子小时候,若要上街他一定把孩子背在背上,因为他不愿孩子也经历这种痛苦。对孩子来说,迷失在陌生的地方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惊吓经验,这位母亲不了解,它在心理层次上的伤害,是属于创伤级的。孩子一定要学会独立,因为父母不可能跟着他一辈子。但是在他心里尚未准备好,尚在恐惧不安,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的时候放手太快了,孩子一定会觉得是被父母抛弃了。孩子要的是安全感。一个永远在那里保护自己的父母,是孩子情绪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安全感来源。学习独立与被抛弃是两回事,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安全感是情绪成长的基石。请让孩子准备好了再放手,也请让他知道“家”是一张安全网,有了它,走钢丝时就不需害怕;因为“家”让他无后顾之忧,是他永远的后盾。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