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集体户(一)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难忘的集体户(一)
1975年高中毕业,我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奔赴了农村。我们班的同学被安排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农村,我被分到了一个山脚下的集体户。一栋平房只住着吉林地区的两个女生是亲姐妹,下乡大概有六七年的时间了,每年返城的名额很少,都是大队推荐,不管如何努力,总是轮不到她俩。她们说:“集体户的人都回城了,就剩下我们姐俩,白天忙着干活还好,晚上整个集体户就我们两个女生,特别的害怕,我俩每晚都聊到实在困得不行了才能入睡,真的是度日如年啊”,说着说着,委屈的泪水流了下来。我们大家没有时间去想自己以后的命运是否和两姐妹一样,我们只能安慰着两个女生,不知不觉两姐妹的泪水也模糊了我们的双眼。聊了好一会姐俩才有了笑容,她们说:“不管怎样,有了你们的陪伴,我俩也就不再孤单了。”这个集体户,一共分来了7个人,3个女生,4个男生,这回集体户总算又有了生活的气息。
我毕业的时候刚刚只有18岁,身高1米5又瘦又小,体重只有66斤。我从小就体弱多病,别说干农活了,就是早上起床都得别人叫我,在家里从来没干过活,也没有离开过父母和奶奶。下乡的第二天早上就到大队去报道了。说是让我们体验生活,先干一些农村零了八碎的活,我们努力而认真地干了一天活,我的手磨出了水泡,疼得眼泪在眼圈打转转,我偷偷地看了别人一眼,硬生生的把泪水憋了回去。干了一整天的活又渴又饿,可算熬到了收工。回到了集体户,可我怎么也吃不下去饭,只是象征性的吃了那么一点点,然后洗洗脚就躺到了炕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集体户做饭是轮班做,每人一个月。时间长了,大家就连吃饭都有了经验,聪明的人都是先盛半碗饭,快速的吃没了,然后再满满地盛上一大碗,我心眼少每次吃饭第一碗就盛满满的,从小吃饭就慢,等我吃没了第一碗,再去盛的时候就见锅底了,吃不饱也得去地里干活。后来我也和大家一样先盛半碗,吃完再去盛那满满的一碗,说来也怪不管我怎么个盛法,都盛不到第二碗,我索性把第一碗压得实一点,基本上就够我吃了。想想下乡的这几年,经历的事情还真的不少。刚开始铲地的时候,秧苗和草都分不清,有时铲掉的真的不知道是秧苗还是草,农民一条垄,小青年一条垄,我们铲地再快也赶不上农民快,农民铲到头,也会回过头来帮我们一下,然后再另外起垄。集体户吃的不太好,有时为了改善生活,就有意和老乡们靠近,时间长了也结交了几户要好的人家。那个刘叔家,有一个和我年龄不差上下的儿子,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长的一表人才,有空闲的时候我就去他家里坐一会,每一次他都会嘘寒问暖,家里有好吃的也会拿出来让我吃。因为在外,长时间没有家人的体贴,突然有人关心了,真的很容易被感动,有时候被感动得几乎流泪。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