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个智慧的父母(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如何做个智慧的父母(上)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中国古老的智慧总结道:性相近,习相远。出生时气质相似,但是随着各自生活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习惯都会产生差异。家庭环境,尤其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便是一本介绍父母培养孩子的书,与我们一般的育儿教育不同,它告诉我们:糟糕的亲子关系往往与我们的幼年经历有关,理解自己,接纳自己,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修复与孩子破裂的亲子关系,是成为好父母的重要条件。本书由丹尼尔·西格尔和玛丽·哈策尔合著完成。丹尼尔是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也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玛丽·哈策尔是儿童发展专家。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将研究所得用来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接下来我们跟随作者,在他们的引领下学习如何养育子女。
妥善处理早年经历
成年后,未妥善处理的早年经历将会影响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并往往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对此,作者玛丽在书中举了她自己的例子。玛丽带孩子买鞋时嘴上鼓励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但实际行动对孩子挑选的鞋子不满意,并以自己的意志为主。玛丽的行为打消了孩子挑选鞋子的兴奋,也把她自己和孩子都折磨的筋疲力尽。在一次沮丧的买鞋之旅后,玛丽的儿子问玛丽,小时候是不是也讨厌买鞋。玛丽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她的鞋子总是母亲说的算,并且总买不到自己中意的鞋子,母亲花钱时不甘不愿也让玛丽担惊受怕,对玛丽来说,内心总想逃离和买鞋有关的场景。玛丽认为,正是自己小时候不愉快的经历影响了她和孩子的关系,让她焦躁的事情不是现在给自己孩子买鞋的经历,而是幼年自己买鞋时的种种不愉快、焦虑等未妥善处理的经历。过去的经历才是造成了当今的局面的真正原因。过去未解决的问题将对之后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妥善处理过去痛苦的记忆呢?作者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反省,通过描述自己过去的经历,并且在面对过往经历带来的负面情绪时,勇敢的加以接受。如此,一步步加深对自己过去经历的认识,当接受了那些不好的经历,便可以逐步将他们与现在的生活分离开,最终控制住它们的影响。就如何去描述自己过往的经历,本书认为,讲述生活故事是帮助理解生活中所发生一切的有效手段。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人类社会,故事都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故事让我们与他人联系起来,形成归属感,有些故事会影响我们对社会的感知。而为了描述生活经历,需要讲述故事,并分析这些故事,从中挖掘意义,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特别是作为父母,通过解读自己,不仅自己获得成长,也有利于孩子认识他们的生活,并与孩子建立充满情感交流的良好关系。在童年时发生的很多事情,我们当时并不能理解,或者理解的尚不透彻。随着我们的成长,通过学习以及与同学、老师、同事、朋友的接触,现在回头分析自己生活经历,特别是未妥善处理的经历,将会有更好的认识。对于不好的经历,去接受它而不是审判它,尊重自己的感情和情绪,不要指责自己,创伤和痛苦需要时间和耐心。
认知情绪学会控制
我们总会有被情绪所掌握,陷入失控状态的时候。情绪不仅影响我们内心感受,还影响着对事物意义的判断,最终传导到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引起父母失控的原因,往往是过去的人际关系问题或创伤经历与现在的经历联系了起来。书中举了一个作者接触并治疗的案例。一个父亲,在被拒绝的时候,尤其是被女儿拒绝的时候会有疯狂的感觉。据这位父亲描述,这种疯狂的感觉让他仿佛即将进入一个隧道,离开周围的人群,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有时候他会愤怒的冲女儿大吼大叫,被狂暴控制,无法自持。这位父亲幼年时,他那易怒的酒鬼父亲经常发酒疯,而他常常不幸的成为牺牲品。所以现在,每当他的女儿达不到他的要求,并且表现出拒绝,反抗的时候。这位父亲心理便发生一系列变化,情绪开始愤怒,最终整个人都失控。在治疗前期,这位父亲很难承认自己对女儿有疯狂的举动。通过治疗,他逐渐能客观而有距离的反省自己由平静变为失控的精神变化。了解了自己酒鬼父亲对他的所作所为如何影响了现在的行为,这位父亲明白了自己发怒的原因。有了这种认识,他开始学着对自己的经历做出解释,并把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最终有效的控制了自己。父母除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要知道怎么回应小孩子的情绪。一般父母都知道,在与孩子相处时,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分享和鼓励积极情绪,安抚减少负面情绪。不过本书也指出,这种鼓励或安抚需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评价。所谓适当的评价就是孩子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经历一致。如果这种评价只是表达了父母内心的感受,而与小孩子实际的感受大相径庭,那么鼓励或安抚将毫无作用。
当然,也不是说父母要一直聆听孩子和反思经历,孩子也要有自己的空间。过度关注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困扰。和谐、融洽的情感交流可以给他们建立安全感,同时也是对个人自尊和人格的尊重。这不仅能为亲子关系打下基础,还能为孩子与他人的关系打下基础。
有效沟通保持联结
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建立互相信任的亲子关系,也是人们培育和建立人际关系的核心所在。其沟通重点在于不仅仅注重沟通的内容,更加注重沟通的过程。作为父母,需要学会适时沟通及协调配合的沟通这两种有效沟通。所谓适时沟通,是接受对方发出的信息,自己能够理解,最后做出恰当反馈的过程。具体到亲子关系中来说,交流的每个瞬间,父母能立即感受并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并及时地做出回应。为了达到适时沟通,父母要用心倾听,而不要只专注于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即便不能立即明白孩子的意思,也要知道孩子在表达有某种需求的愿望。对适时沟通,作者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两岁的儿子满怀热情迎接刚下班的妈妈,想与从分离了一天的妈妈那里获得妈妈的爱。但是妈妈专注于自己的想法,想要先换掉衣服,然后再去照顾孩子。妈妈的忽略引起了孩子的不满,孩子开始哭泣,妈妈仍然想先换衣服再照料孩子,孩子变得急躁,大哭并开始躺地上恼人撒泼。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