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要逼孩子懂事(下)

10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家长不要逼孩子懂事(下)

 

那些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多成了讨好型的人

 

有人说,“坏孩子偶尔做一件好事就能得到大家的赞扬,好孩子哪怕只做了一件坏事,都会被人厌恶。”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好孩子们”只好无休止地迎合父母的心意,陷入不得不一直“懂事”下去的漩涡。小时候,父母是讨好的对象,长大后讨好的对象就变成了学长、同事、上司、男朋友……韩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里,35岁的女白领尹真儿,工作勤勤勉勉,生活不咸不淡。在家里,她是乖顺又透明的大女儿,母亲整日围着自己的“宝贝儿子”转,对她的要求就一个:嫁一个“金龟婿”。男友傲慢自大,却是妈妈认定要牢牢拴住的 “准女婿”。为了满足母亲的期待,她一味顺从男友。约会前,精心打扮,分期付款买裙子。揣摩男友的喜好,精心规划好旅行路线,小心翼翼地讲解,却被当场提分手。男友说她像魔芋一样无趣,口味模糊,食之无味。在工作中,面对职场性骚扰,她害怕丢掉饭碗,默默忍受,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在母亲强势的控制下,尹真儿很早就习惯了逆来顺受。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爱情中,她不断退让,结果是把自己活得很累。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在《讨好是一种病》中说:“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地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懂事的代价是牺牲自我意识,拿自己的快乐换别人的认同。

 

胡歌回忆自己在艺术团做“童星”的经历时说:

 

“骨子里的性格并没有得到改变。但是,学会了表演性格,表演开朗,表演阳光,学会了不再让家人担心。”胡歌出生于上海一个工薪家庭,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初中起,胡歌就开始接拍广告,补贴家用。以全国第二的专业成绩考上中戏导演系,他选择放弃,留在上海。因为离家近,开销小,在上海广告圈积累下的人脉资源,还能继续帮胡歌减轻家庭负担。胡歌有个强势的母亲,因从小受到母亲的严格要求,他到现在都没法做到随时很自如、很自信。胡歌母亲崇尚“挫折教育”,很少轻易地表扬他。那些让胡歌名声大噪的仙侠剧,妈妈看过后,只有淡淡的一句,“扮相还不错”。直到交出了《琅琊榜》这个作品,母亲才对自己的表演有了改观。对他而言,妈妈的认可比拿奖更重要,这是《琅琊榜》大火之后,最让他“感到欣慰和骄傲”的。鲁豫评价胡歌,“他可能会一辈子叛逆,但一辈子也叛逆不了” 。同期出道的演员,都先后结婚,他丝毫没有走进婚姻的迹象。谈及择偶要求,他总是说,“我要考虑我妈是不是满意。”

 

从小习惯了顺从母亲的管教,长大后,胡歌也默默忍受母亲的控制欲延伸到自己的情感世界。在访谈中,主持人说:“如果自己真的喜欢一个人的话,即使家人不同意,也一定会为他对抗全世界。胡歌听后笑道,自己不是那样的人,“我还是要顾全大局的,毕竟要过日子,如果硬要把她娶回家的话,以后怎么办?”许多年前,在醉酒后,胡歌发过这样一条微博。“妈妈你开心吗,我尽力了!”懂事的孩子,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样子,却很难找到快乐的自己。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

 

王菲给女儿窦靖童写过一首歌《童》,其中有一句歌词: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公众视野里的窦靖童真的不算“乖”。早恋、染发、退学、纹身。前段时间,直接把头发全剃了。很多人眼中“坏孩子”会做的事,她似乎做了个遍。14岁时,窦靖童主动和王菲商量,从北京的重点高中退学。随后,考入伯克利音乐学院,两年后,再次退学。她说,“我觉得学校里很多同学都不太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但我很清楚,当我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我已经准备好了。”两次退学,王菲都没有阻拦,只是告诉窦靖童,你自己想好了就行。在采访中,窦靖童表示,希望自己做的每个选择都不会浪费青春。不够“乖”的窦靖童,活得独立又洒脱。英国心理学家Donald. W. Winnicott曾提出一组概念——“真自我”和“假自我”。真自我的人,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行为的动机源于自己的真实感觉,不会因为失败而自我怀疑。假自我的人,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他的自我价值高度依赖他人的评价,行为动机也大多源于对外界评价的迎合。好的教育鼓励孩子拥抱真自我,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而长久以来,很多家庭的教育回避“个性”,压抑“任性”。父母给孩子设定了太多条条框框,逼孩子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问题和处事。塑造出一个个“懂事”却不快乐,“乖巧”却没有创造力的孩子。龙应台在书中写道,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父母与孩子,只有彼此尊重,才能共同成长。在学会懂事这件事上,你慢慢来。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8-28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