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对孩子的重要性(上)

107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鼓励对孩子的重要性(上)

 

暑假带孩子去新加坡参加钢琴比赛的时候,我们也去了美术馆看展,印象很深的是那里有一个玻璃栈道,里面用了一些视觉效果让你如临深渊。孩子们邀请我去栈道上跑一跑,他们跑得可快了,一点都没有任何顾虑,可是我就是迈不出第一步,透过那个玻璃窗我看到的景象,哪怕我理性上知道这一定是“安全的”,但是我内心的恐惧已经拽着我迈不出步伐了。我听到孩子们在栈道另一头向我喊话:“妈妈,勇敢点,来啊,别怕!”……我内心其实反而是觉得沮丧的,我明明那么怕,孩子们你们都没看到吗?(捂脸)所以前段时间,当社群里的妈妈发给我看这个视频,让我“点评”一下时,我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我在栈道前哆嗦的样子。哪怕是已经30岁的大人了,但是那份恐惧和不被理解的沮丧,还是依旧存在的。想起那天晚上我跟孩子们聊了栈道的时候,我明确跟他们说了我内心的沮丧后,孩子们才恍然大悟,“啊,鼓励也会有不合适的时候啊?”的确,这跟我们印象中的不一样,我们时常认为生活需要勇于表现,发挥出自我应该有的水平,也要全力以赴,我们这样子要求自己,有时候也会潜移默化地如此鼓励孩子,但有些鼓励,无形中也是在不断施压。鼓励是把双刃剑,用得好能让孩子感到温暖和支持,用得不好就给孩子增加枷锁和包袱。生活中如何做才好,我今天来跟大家说说这个话题。

 

恰当的鼓励得循序渐进

 

恰当的鼓励得循序渐进,意味着我们也得学会如何拆解路径,让孩子有勇于接受挑战,并且能迎难而上的扶梯。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一个研究就说的很通透,实际上能够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动机的,不是把孩子推出去,鼓励孩子独立去完成所有的任务,而是父母愿意在孩子身边,辅助孩子的成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孩子最终能战胜困难完成任务,那么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对挑战会感到更舒服,迎接挑战的动机也会更强。他定义这个最能激发潜能、帮助学习的区域叫“最近发展区”,我新书《教养力》里就专门跟大家讲述了这个方法的实际应用。我跟大家简单再说一下,配合这个概念有“脚手架”理论,通俗来说,当孩子处在最近发展区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从陪伴到逐渐放手的方式,来协助辅导孩子,就像搭梯子一样:I do(我做)We do(我们做)You do(你来做)以我们都关注的“吃喝拉撒睡”来看,当孩子小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最在乎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我们口中的“小事情”,比如孩子想要自己收拾玩具、玩水、把积木拆了叠、叠了拆,这些事情都是属于孩子可以自己做的范围,那就是“I do”(我做),在这个区域里,我们要放手让孩子去探索,直到孩子在这些过程中遇到了“瓶颈”。

 

“We do”(我们做)适用于当孩子接收到更难的挑战任务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一起行动的方式,让孩子可以体验到升级闯关的乐趣,并体会到自己一直在成长并自我。一个能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有更多话语权的孩子,抗挫能力也会更高。等孩子迈过了这个挑战,重新进入一个自己能驾驭的区域时,你会发现孩子通过分析形势发现一个解决办法或者找到一个答案后,他头顶上就像亮起了一盏灯。我们把这种情况命名为“认知灯泡体验”,那就是突然之间,孩子大脑里打开了一盏灯,意识到“我懂了”,这个时候我们又可以回归到“You do”(你来做)的领域里,为孩子创造更多“认知灯泡体验”的机会,这更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自立。比如如果你要教会孩子完成一项复杂的家务活,你需要把任务进行拆分,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告诉孩子,孩子完成了第一个步骤,再告诉孩子第二个步骤要做什么,孩子完成了第二个步骤,再告诉孩子第三个步骤要做什么等等,这个过程都是很好的示范。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7-24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