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养孩子的决策力

1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家长培养孩子的决策力

 

心灵分享:青春期是儿童期的过渡时期,是长大成人的过程,其中一个的标志就是决策权。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想自己拿主意,自己做决策,还特别期待着事情按照自己想法去实现、实施。不如意就会有挫败感,容易起情绪。当孩子想拥有决策权之前,家长应该教会他如何做决策。最近有很多孩子给我留言:“老师,爸妈经常答应的事会反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回应孩子“那是因为爸妈在做决定之前,还没想好自己的目的,所以才会说不算,算了不说”。其实,不仅仅是家长,孩子也会缺少决策力。比如举个案例:“多米上小学五年级,每次做事情都会反悔”。多米的纠结来源于家长的失误,他们从来没有教他如何做决策。很明显,多米在做事之前还没想明白:“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究竟要做什么?怎么做事情?做成什么样?在哪做?和谁做?花多大代价做?”如果家长不会教孩子,可以先问孩子“到底想要什么?为什么做这件事?做这件事你要得到的是什么?”只要先问清楚这些,一切就变得迎刃而解了。因为那是定海神针,也是我们的方向。我们常说有主心骨的人是有主意和定力,随时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心理分析:举个例子有次我坐动车前排队,有个妈妈使劲往前挤,而孩子让妈妈你不要插队,妈妈很执拗的回应“我插什么队了,我没有插队啊”,然后妈妈继续往前走,很快的过了检票口。当妈妈快走到车厢门口时,发现孩子还跟上来,着急的大喊“快点走啊,怎么慢慢吞吞”。只见孩子仍然守纪律的排队前行,面对妈妈的斥责,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选择。这个孩子的表现让我很惊讶,别看他小小年纪,竟然很懂礼貌。再举个例子,有个孩子每天早上吃饭都很慢,气得爸爸一直催,结果越催孩子吃的越慢,越慢爸爸越着急,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放学后爸爸想起早上发生的事,开始继续批评孩子抱怨道:“早上催你快点吃饭,就是怕上学迟到,最后还是上学迟到了,真没出息,天天让我操心”。爸爸说完心里舒服了,孩子却面无表情。实际上孩子不敢表露出来,只能在内心抵抗“要不是早上爸爸那样催,我也不可能迟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长要尊重孩子,不能打击他的主动性。

 

心理总结:如果你的孩子有拖延症,啥事都比别人慢半拍,那家长的催促不会“提速”,反而会因批评和否定,让孩子学会只会服从,懒于思考的习惯。若真的想纠正孩子这个行为,那家长需要列“时间计划”,让孩子按照上面的流程,完成每天必做的事。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3-03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