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学生为何谋杀自己(一)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揭秘大学生为何谋杀自己(一)
据悉,就在几天前,一对中国传媒大学的情侣跳楼自杀了。几乎是同期,一名北京理工大学大四的学生也自杀了。再往前,几乎每个月都有从各地传来的大学生自杀新闻。有的因为成绩不佳,有的因为失恋,有的因为找不到工作,还有的因为对现实失望……而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他们把自己杀死了。
网上有人呼吁要改革教育体制,并针对高校管理和教育内容进行调整。还有人说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太少,还有人说现在学生的心理素质太差,还有人说现实对大学生的压力太大……总之,都在围着棺材总结死因——大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痛心疾首,怕这些少男少女的精英们哪天因为什么事想不开再自寻短见。
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些孩子都怎么了?就像事先商量好似的,不信你草草从网上搜一下,他们就跟下饺子似的,真有点儿前仆后继的意思。是谁得罪他们了,是什么压力足以让他们非选择这条黄泉路不可呢?
在此,我不想只就事论事地分析他们自杀的原因,一来太残酷,二来,我想通过一些咨询案例来提醒大家,看看地震发生前有什么征兆,而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父母不和导致孩子失去安全感
一次,我为一个即将考入大学的高三学生做心理减压,他坦言没有学习动力,虽然他的成绩足以把他送进一流院校。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感觉上大学没什么意思,好象都在应付,就算考上了,毕业后也没什么出路……看得出,他不仅厌学,而且有点儿厌世。于是我把他的父母请来交流,希望从家庭关系上找到答案。
谈了近半小时,我想我已经知道原因了。这对父母明显表现出对孩子现状的焦虑,他们那种焦虑中带着无奈与渴望,看得出,他们特别希望孩子能够振奋起来,打起精神好好读书。他们说,他们不想只得到孩子的文凭而失去孩子的欢乐。可我也发现,这对父母在表达时明显地貌合神离,在交谈时,他们并不默契,各说各的,彼此好象就跟客人似地没有交叉。如果他们有交流,就会有意见不统一或一言堂现象,可是,他们就像是在开会,父亲表达完,母亲再说,母亲说完后,父亲补充。
我反问他们,“你们的夫妻关系如何?”
二人听到这句话,同时低下了头。可一旁的儿子却把头扭向一边,翻着白眼儿,看得出,他的情绪出被这句问话调动了起来。
据了解,父母都曾经是高才生,父亲在公司是部门主任,母亲在单位是处级干部,忙,是他们共同的特质。也因为忙而顾不上家庭,彼此推诿责任,也各不相让,当然,他们也顾不上孩子。当初,孩子用成绩好来取悦父母,本以为“我像你们一样就可以得到关注”,可谁想到,优秀的成绩并没有让父母开心,反而对他更加放心,一放心,就更不顾家了。所以,“上了大学可能就会导致家庭破裂”成为孩子的预测,是呀,在他眼皮底下,父母尚且行同陌路,那么一旦他上大学住宿,和毕业后去工作,父母就更能腾出工夫来“折腾”了。所以,孩子对家不放心,就宁肯放弃学业来看着他们,其目的是维护家庭完整。
心理学上有一个定论:在尚未独立前,孩子的家庭观念远远超过一切。因为他还需要家庭供给生活来源,一旦家庭破裂,对他来说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保障。而还有什么事比丧失安全感更可怕呢?这就好比出门作战的士兵,如果大本营的粮草被劫、被烧,还有谁会恋战呢?
我告诉他们,为了孩子,你们必须尽快成熟,彼此真正沟通,为孩子咨询,其实是要解决你们的夫妻关系问题,因为这才是症结所在。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表表现出来的问题,一般都是家长的问题,而如果只在孩子的表面问题上作文章,即使他真的步入大学,那么他那颗不安的心,也有可能让他内耗生命。
据了解,有些自杀的大学生同样在高中时表现为上述孩子的心态,并具有同他一样的家庭经验,这不能不为一些忽视家庭的父母敲起警钟。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jg.cn
官方网站:心理鸡汤 ◆ http://www.xmxljg.com
专家督导:心理辅导 ◆ http://weibo.com/fjxlzx/
专家督导:心理治疗 ◆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业微博:心理词典 ◆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心理课堂 ◆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
公司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