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儿童心理医生:家长不能给孩子做的事

105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家长不能给孩子做的事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人们耳熟能详,从小听到大的话。而实际情况也的确是这样的。孩子最开始就像是一张白纸,天真单纯,还本能的亲近自然,亲近小动物和花花草草。他们天性中的善良,会让他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或者小动物。当然了,除了孩子的天性善良,家长还要教会孩子学会为他人考虑,将心比心。最近微博上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朋友。在视频中,爷爷正在厨房做好吃的小龙虾。锅里红彤彤的小龙虾真是诱人极了。厦门儿童心理医生-这时小孙子来到了厨房里,看着爷爷做菜。突然,小男孩指着锅里的小龙虾,问爷爷:“爷爷,你把小龙虾煮了,那它妈妈会不会着急啊!”看来孩子小小的脑袋瓜里想的东西还挺多。爷爷回答说:“不会啊,它全家都在这里了!”看着不停被不停翻炒得半锅小龙虾,发现爷爷说的竟然有点道理的样子!其实孩子天性中,就有善良的因子。只要家长们好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就能让孩子把这些善良的因子发展成一种向善的思维。让孩子一生都与善良为伴,也更多地受到来自他人的善意。孩子的善良,首先应该在家人身上体现出来。感恩和孝顺父母也是一种善良。而一些孩子不知感恩,不孝顺父母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了。这就是家长们从小没有引导好孩子,没有给孩子学会感恩的机会。家长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孩子能做的事不要替孩子包办

 

孩子都应该学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有时家长太过于宠爱孩子,把孩子的一切都包办的妥妥当当,让孩子一点都不用操心。但是实际上,这样做一方面让孩子失去了独立锻炼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家长做多了,就会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当然。从而忘记感恩父母。

 

 

别让孩子想要的东西来得太容易

 

来得太过轻易的东西,反而会让人不懂得珍惜。当孩子为自己想要的东西付出了相应的努力来交换的时候,他们才会明白任何东西都来之不易。而当孩子自己体会到付出的辛苦,才会懂得父母的付出是多么伟大,懂得在父母的保护下多么轻松幸福。

 

别总把好东西留给孩子

 

家长们总是会想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但是这种举动对于孩子来说,他就是一直在被给予,自己一点不用费心。而当孩子习惯了这种被动接受的时候,就会总是会伸手等着别人的帮助,自己完全不付出。久而久之,这种孩子就会形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如果别人给予的慢了或者不合他的心意,没准还会让他心生怨怼。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说“谢谢”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经常说“谢谢”。谢谢不仅仅是一句客套话。它所代表的就是礼貌和感恩。虽说一句“谢谢”并没有贵重的价值。但是总比接受了别人好意后一声不吭,转身就走的强。它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提醒,让孩子时刻记住,接受了帮助要心怀感恩。

 

 

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天天给孩子耳提面命也比不上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看。要想让孩子学会善良,懂得感恩,家长首先就要自己做到这一点。试想如果家长平时在孩子面前对待他人不尊重,对待弱小没有同情心,对待老人没有感恩和孝敬,那么孩子怎么能善良的起来。家长的自己的行为和对孩子要求不一样,只会让孩子觉得可笑和不服气。善良是一种品质,可以让一个人的灵魂都闪闪发光。也许有的家长会担心孩子太善良会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但实际上,善良给孩子带来的不是伤害和软肋,而是开阔的心境和极好的人缘。“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这是一个永恒的道理。善良所带给孩子的好人缘,会让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加从容。底气永远是自己给自己的,善良也是对将来底气的一种投资。

 

文转自:鲍秀兰诊室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7-14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9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