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米新型情感暴力(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接米新型情感暴力(下)
多好啊!孩子完美地满足了我们的依恋需求。可是如果有一天,她长大了,有自主能力了。告诉你:我不穿你选的衣服,我不吃你选的食物,我想跟我的朋友去玩,我要离开家里去远方。这时,父母是有挫败感的。为了能更好地操控孩子,为了让孩子继续满足自己的需求,便只能用控制或者冷漠的方式,逼孩子紧紧依附自己。
自恋,是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前不久有一则新闻,父母起诉22岁女儿拒养2岁弟弟。法院判决的结果是,父母胜诉,22岁的姐姐有义务抚养弟弟。这则新闻一出,网络一片哗然:父母怎么可以漠视姐姐的心理,让刚刚成年的她,就给弟弟当妈?为什么这么多网友表示出异议,因为孩子明明不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对孩子没有绝对的处置权。孩子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需求,他们不是任人摆布的洋娃娃,事情的发展不应如此。《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说:自恋型的父母只喜欢聆听自己的声音,他们永远高高在上,对他人指点江山,颐指气使,在家庭中,是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他们希望孩子是完美的化身,不仅不能让自己丢脸,还要让孩子如自己所愿。《都挺好》中的苏明玉,《欢乐颂》中的樊胜美,都是父母漠视的产物,也是自恋型父母养育的结果。
情感忽视,是代代相传的伤害
那些给予孩子精神暴力,情感忽视的父母,内心是不成熟的。世界上有很多有问题、有创伤的人,这些人也会成为父母。“精神虐待”孩子的父母,大多都是曾经被“虐待”的孩子。电影《无爱可诉》中,小男孩阿廖沙生活在一个非常冷漠的家庭,12岁的他正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父母离婚,没有人想要他。有一天早上,妈妈做了阿廖沙不喜欢吃的早餐,自己站在一边玩手机,刷社交网站,一点都没有看到阿廖沙偷偷流下的眼泪。也是那一天,阿廖沙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过。最后,警方找到了他的尸体。没有人知道他是自杀还是他杀,但是,父母的问题也确实解决了,不用纠结“拖油瓶”的问题了。然后呢?父母的新生活,依然充满了冷漠。爸爸非常厌烦情人生的儿子,孩子哭的时候,就直接丢进婴儿车。妈妈也继续刷着手机,与情人没有情感沟通。他们是冷漠的父母,同时,他们也是被冷漠对待的孩子。阿廖沙的外婆是个非常强势又冷漠的人,对女儿很严厉并且充满嘲讽。当初阿廖沙父母的结合,也是因为阿廖沙的妈妈想要逃脱自己妈妈的控制。从小在无爱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成为了无爱家庭的父母。人的安全感源于熟悉,而父母的潜意识里喜欢让孩子也过“熟悉”的生活,也就是重复自己的童年。把孩子变成最理解自己痛苦的人,父母也就获得了满足。
为人父母,不要太“任性”
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在中国想要做皇帝太简单了,生个孩子就行了。因为给予孩子尊重是很难的,尊重孩子就意味着克制自己,居高临下的支配感,才更加轻松。可正是因为如此,父母才不应该太“任性”,不能按照自己的“默认设置”教育孩子。《被忽视的孩子》中指出自我关怀的黄金法则,我们要自我疗愈,也要在疗愈中看见孩子的需求。像对待别人一样对待自己。拒绝自己内心尖酸刻薄的声音,当想要自我否定的时候,试着去打败心里那个否定你的“小人儿”。察觉到破坏性的自我愤怒,察觉自己想要愤怒,想要对孩子的愤怒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原因。像安慰别人一样安慰自己,如果别人总是喜欢向我们倾诉,觉得你充满同情和关怀,那么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帮助自己。培养内心坚定而有爱的声音,像理想父母一样,安慰自己,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允许自己做个普通人,可以犯错,可以不完美。相信自己,你可以变成一个全新的你,变成一个全新的父母。你越关心自己,越爱自己,越重视自己,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