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可能不爱你(下)

122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

 

我不想评论这些生子理由的对错。生育,是成年人的权利,也是成年人自己做出的选择。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你都可以生,但是,生下来,就有了义务。我不认为生育是一种恩情。是的,母亲把子女生下来了,生产过程很痛苦,十月怀胎很辛苦。但是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她可以选择生,也可以选择不生。没有借口,没有苦衷,没有所谓的不得不生。子女是没有选择的。子女无法选择出生,或是不出生。有的生育,不过是父母私欲的副产品。为了老来有保障生孩子。为了要儿子生下N个不想要的女儿。为了应付社会压力生孩子。不,我不认为这是恩情。更不认为这是身为子女必须爱父母的理由。爱是相互的。

 

你爱我,我也爱你。你不爱我,我为什么非得爱你?

 

是,我承认,父母有父母的苦衷,有父母的各种原因。所有的父母也都是别人的子女。没有被爱过的人,自身都缺爱的人,哪里还会有爱来给人?身为父母,不爱子女,其实很正常。因为他本身就没有爱。他没有,拿什么给?但是问题往往在于,父母没有给子女爱,却认为自己已经给了——作为父母,也全盘接受了那种“父母必定爱子女”的观念。并且,要求子女回馈。这对子女来说真是一个悲剧。这就好像,有人对你说,我很爱你,我对你可好了,我给了你一千万呢,你现在也应该回报我,至少回报我五百万——可事实上,你连一毛钱都没见着。这种情况下,谁会心甘情愿真的去回馈五百万?也许有人会说,父母至少把你养大,养育之恩。养育不是恩,是义务。生了孩子,就得养。在他成年之前,不但要养育,还不能虐待——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

 

这一点,美国的法律就比中国要健全得多。虐待子女的,即便你是亲生父母,也马上失去监护权。而中国,持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借口,随意打骂,甚至虐待。打了骂了,孩子还得感恩,还得体谅、原谅、长大后还得回馈回报。没有比这更不讲理的事了。妞问的这个姑娘,忍无可忍动手打了她妈妈。是的,以暴制暴绝不是好的方式。但是,绝对的情有可原。如果有人侮辱你,打你,伤害你,你会不会也回击他,打他,让他以后不再敢对你动手?妞问的这个姑娘,她妈妈并不爱她。我赞同马格尼菲可的回复: “她只是特别特别恨自己,特别特别对自己失望,但她又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把所有的怨毒和失望都撒到你身上了。”这样的父母,为数并不少。自身的不甘不愿、面对命运的无力、心中所有的怨愤失望,全都倾泻在子女身上。可是,父母自身的悲哀,没有理由要子女来承担。再多的苦难,再多的委屈,再多的不甘不愿,始作俑者不是子女。不是子女造就了父母的苦难。而是父母自身。如果说,养育子女令父母的艰难加剧,那也绝不是子女的责任——身为父母,在生下孩子的同时,就必须要承担起养育子女的义务。你可以不生,你可以选择。但是你不能生了之后,就把所有的责任、所有的恨意、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推到子女身上,让子女去承载。有时,身为子女,其实很无力。在幼年在童年,孩子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父母对孩子的暴力行为——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孩子只能承受,无力反抗。大部分的子女,都得不到父母的尊重。父母可以随意体罚或者是精神惩罚。打、骂、勒令当晚不许吃饭、关进小屋子里反省——对孩子各种恐吓。得不到父母尊重的孩子,成年后也往往也不懂得什么是尊重。不懂得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所有关系的基石。到少年青年时期,子女一样无力反抗——因为经济无法独立。只有等到经济独立的那一天,搬走离开,才能逃开这一切。而荒谬的是,在子女经济独立之后,父母开始要求回馈,还觉得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最后再贴一段马格尼菲可的回复:

 

“你没有任何过错,但建议也别再说服自己说她多么多么爱你,不然她对你这种爱恨交织的行为模式会让你精神分裂的。你已经是成年人了,她爱不爱你不再重要,你爱你自己就行了,对父母的情感,就顺其自然吧,也不用想着要改变他们,变不了的。”承认父母不爱你,承认你其实也并不爱他们——正视真相,正视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父母带给你的那些伤害,你心底里真正能原谅了,就原谅,不能,可以不原谅,可以不体谅。真正的宽容,不是被硬性要求的。真正的宽容,是心底有了足够的爱之后,才会慢慢产生。当你不能够宽容的时候,不必强求自己宽容。当父母带给你的都只是痛苦的时候,选择远离,选择冷淡,选择拒绝所有要求——都是合理选择。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身为父母,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给予爱,就无权要求爱。身为父母,不是特权。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11-25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9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