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自省对孩子有多重要(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家长自省对孩子有多重要(上)
你在观察和要求孩子的同时,他亦同样在审视着你。下班回家,远远地就听到邻居张阿姨在楼道里大声教育儿子。听两人的口气,应该是儿子月考成绩没考好。张阿姨一个劲地在埋怨他:“我提醒过你多少次了,一定要留点时间检查。每次都粗心错这么多,再这样下去,你别想考重点中学了,我跟你说,以后每个月的零花钱减半,电脑也不许玩了……”刚开始选择沉默的儿子,后来忍不住和妈妈理论起来:考不好也不能完全怪我,你给我提供好的学习环境了么?每天看电视声音开那么大,再说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平时都补课的,你又嫌花钱不让我补,你就没错吗……直到我上楼,关上门,还能隐约听到两个人激烈的争辩声。
我在想,如果只是一味地责怪、惩罚孩子,这样的教育有效吗?
对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学习是需要父母帮助的,成绩不理想,除了分析孩子的问题,父母也应该反省是否做足了自己该做的。上周去亲戚家,晚饭过后,表嫂忙着收拾桌子,表哥坐在沙发上自顾自玩起了游戏。他们8岁的儿子放下碗筷,刚想看会漫画,却被表哥“骂回”了房间,让他赶紧做作业去,不然一看起漫画来就更不想做了。小家伙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看着爸爸在那饭后娱乐,自己却要即刻开始做作业,嘴里念叨着:“就知道叫我写作业,自己还不是在玩手机……”但还是乖乖进了房间。看到此情此景的我,却并不想夸小家伙听话,反而心里咯噔一下:如果表哥长期如此对孩子实行“双重标准”,父子间的矛盾恐怕迟早还是要爆发的。往往不懂自省的父母,都会采取类似双标准对待孩子。他们总是得意于孩子们的乖乖听话,殊不知这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埋雷,并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一些父母看来,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求孩子做的好一些再好一些,他们手里拿着指挥棒,潇洒指点着孩子的人生,却不会事先反观自己。
但问题是,一个不够好的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别人?
就算是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发自内心的去盲目崇拜,不同形象的父母说出来的话分量绝对是不同的。不懂反省的人,是固步自封的,没有自我成长,也无法带动他人成长。其实,任何一段亲密关系都是先成就自己,再成就别人。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也是如此。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无一不是希望自己孩子有所成就。但究竟什么样的父母才最能成就孩子呢?能自省的父母,一定不会差。虽然父母生育了孩子,从这个角度来说,仿佛生来他们就是高于子女的。但是说到底,亲子关系也是亲密关系的一种。而且随着子女逐渐成长独立,这种关系的高下会沉淀为彼此心底的关切和感恩,外在的表现形式仍然是尊重和平等。胡适在家庭教育上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他也曾犯过一味“高压”的错。
1929年,胡适给大儿子胡祖望写信说:
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上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上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这时候的胡祖望才十岁,远离父母,独自在外求学。面对父亲的高压,胡祖望的表现差强人意。次年,学校发来了“成绩欠佳”的报告单,这让胡适非常生气,怒骂儿子:“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多年之后,在给妻子江冬秀的信中,胡适自我反省道:“我真是不配做老子。平时不同他们亲热,只晓得责怪他们功课不好,习气不好。祖望你交给我,不要骂他,要同他做朋友。”后来胡祖望进入美国康乃尔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毕业后服务于美国斯都德贝克汽车厂,后担任中国航空公司的工程师、台湾驻美国机构”经济参事”等职。虽然远远没有达到父亲先前对自己的高期望,但胡祖望也是度过了不平凡的一生。不得不说,这与胡适后来自我反省中作出的观念转变也有着很大关系。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