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中心-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

 

“我一个人坐在书房里面,对着电脑。天色越来越黑,可是我觉得已经没有力气站起来去开灯。电脑蓝色的光就映在我的脸上,我止不住地流眼泪。”读起麦家那封《致父信》,一向知性优雅的董卿也忍不住热泪盈眶。一位是著名作家,一位是国民主持人,在旁人看来,他们是那样光彩夺目,也一定是父母眼中的骄傲。但聊起自己的父亲,他们又表现得和大多数人一样,有些自卑,有些怨恨,又有些愧疚。这也是很多中国父母的“通病”:他们对孩子的爱,却常常让孩子受到了伤害。麦家的父亲就是如此。他是位普通农民,家里成分不好,还要养活一家老小,脾气也格外暴躁。而年少的麦家非常叛逆,经常跟别人打架,为此没少挨父亲的打。

 

因为父亲的毒打,父子之间产生隔阂。麦家发誓不再喊他爹,连续17年不跟他说话。这样的故事,让董卿也深有感触。她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严苛,还是会忍不住地激动:你不要照镜子,不要买新衣服,不能有任何的文体活动。每个寒暑假做兼职,干宾馆的清洁工,一天一块钱,30天30块钱。很多人难以想象,一个知识分子可以对自己的独生女儿这样的苛刻。即使到了现在,麦家也觉得自己“从小就没有学会放松,一辈子都在紧张”,董卿也坦言自己有“自卑情结”,常常没有安全感。

 

麦家和董卿的经历,也让无数人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小时候无论我考得多好,父亲都不会表扬我,但考得不好,他一定会揍我。”

 

“每次我有什么想法,父亲就会习惯性地否定我,觉得我一无是处。”

 

“小时候被同学欺负了,妈妈不仅不安慰我,还骂我没用,说为什么别人只欺负我。”

 

很多父母也许没有意识到,他们当初对孩子的伤害,往往会融入孩子的血液里,一辈子也无法割除。他们不懂你,不代表他们不爱你小时候,我们往往会固执地认为,父母伤害了我们,是因为不爱我们。直到我们自己也为人父母,才慢慢意识到父母的不容易。后来麦家自己也当了父亲,他与儿子之间也宿命般的开始了一场“战争”。儿子初二时开始叛逆,整整3年时间,关上自己的房门,不准父母进入他的房间,拒绝跟父母对话。麦家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小心翼翼地陪在他身边,试图走进儿子的心。如同天下所有的父母,当看到孩子身陷痛苦时,恨不得自己来替他受罪。

 

在《朗读者》上,麦家说起这段经历,眼里隐隐闪着泪光:“陪伴儿子,就像陪伴一头老虎一样,你得小心翼翼。”后来儿子去美国留学,麦家在他的行李里塞了两个信封,一个装了2000美金,另一个装了一封信: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信不长,絮絮叨叨的全是一个父亲对远行儿子的拳拳深情。儿子看到信后,回了两个“感动哭”的表情,也让麦家一下子泪奔了:这么多年后,儿子终于向他打开了心门,父子终于和解。这段经历,让麦家也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他坦言:

 

一定意义上来说,我是一个失去父爱的人。我在扮演父亲的时候,也没有太称职。但时间不能倒回。我想我父亲不可能重新弥补对我的爱,我也不可能把我曾经失败的角色重新弥补好。正因为这些东西,我才在小说里在父子情深方面下了非常大的真心,放下了很多期待和祝愿在里面。每个孩子与父母冷战的时候,都会深深刺伤父母的心。但父母不会跟孩子计较,只会默默陪在孩子身边,守护着他,笨拙地表达着爱意。也许父亲从未当面夸过你,但他一直在心里把你当成骄傲;也许母亲经常责备你,但她只是怕你受伤,担心你走弯路。如果有的人没有以你期待你的方式来爱你,这只能说明他们还不够懂你,却不能证明他们不够爱你。可惜这个道理,我们总是明白得太晚。

 

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和父母和解

 

只有经历了外界的风风雨雨,才知道家的可贵;只有见识了外人的虚情假意,才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

 

现在的董卿,早已与父亲达成了和解:

 

没有一个父亲是完美的,就像我很爱我的父亲,但是我也很明白他会有哪些缺陷存在,可这并不妨碍我去爱他。我们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曾经的矛盾只是他对我有很高的要求,而我当时还做不到。从少年时期的委屈,到成年后的重新审视,董卿开始慢慢理解了父亲。董卿的父亲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从小就要挣钱贴补家用,但他还是努力考上大学改变了命运,所以才形成了“人必须要吃苦,先苦后甜”的观念。他之所以对女儿如此苛刻,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希望女儿将来能过好日子。同样,董卿的父亲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他变得越来越和善,不再冲女儿发脾气,还经常反省自己过去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父母的不完美,也许是生活所迫,也许是性格使然,但这些都掩盖不了他们对你的爱和付出。

 

你只记住了父亲的严厉,却不知道他为了这个家在外面受了多少累,遭了多少罪;你只记住母亲打了你,却不知“打在儿身,疼在娘心”,你挨了打,她比你更难过想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年少时,他们为我们倾其所有,遮风挡雨;长大后,我们却对他们越来越强势,嫌弃他们跟不上时代,抱怨他们曾经犯过的错误……

 

一位朋友曾说起自己和父亲的故事:

 

他年轻时跟父亲关系不太好,毕业后就一直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有一次父亲去看他,他去火车站接人时,才发现父亲的头发已经斑白,他佝偻着腰,背着几大袋土特产,在人群里手足无措地寻找着儿子……那一刻,他才意识到父亲已经这么老了;那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就是个混蛋。我们选择与父母和解,其实也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当你明白了他们的苦和累,懂得了他们笨拙的爱,才是真的长大了。

 

这一生不长,请好好相爱

 

无论你现在与父母的关系如何,都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能陪伴父母的时间,真的不多了。2008年,麦家的父亲已经81岁了。当初那个精壮的汉子,已经变成了一个风烛残年的小老头。他再也没有力气打儿子,最大的心愿只是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麦家这才意识到自己对父亲的陪伴太少,赶紧把工作调回了杭州。只是当他回到家时,父亲已经得了老年痴呆症,完全认不出儿子了。这也成了麦家永远的遗憾。几年后父亲去世,他在《致父信》里这样写道:我还从没有在您悲伤的时候安慰过您,没有在您卧床不起时像您曾经抱过我一样抱过您,没有为您洗过一次脚,没有为您剪过一回指甲……

 

没有,没有,我没有为您做的事太多!说真的,自从您病倒后我特别怕您死,我要赎罪,我要补错。我欠您的太多,我要还给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大概是人生最悲哀的事了。每个人的父母都不完美,但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都是一样的。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请原谅他们的不完美,就像小时候,他们也一直在包容你的不完美一样。不要总觉得来日方长,不要等着父母低头认错,因为下辈子,无论相不相爱,你们都不会再见了。人生苦短,别留遗憾。趁现在,好好相爱吧。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1-16
标签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7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