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影响孩子智商的行为

153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家长影响孩子智商的行为

 

身边有些父母抱怨说,说孩子小的时候可机灵活泼了,这长大了怎么感觉越来越“笨”:丢三落四,对什么事都不上心,不爱说话,甚至木讷呆闷……而事实是,智商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商没有太大差别(像爱因斯坦级别的,在人群中所占比例极少)。那为什么有的父母会觉得自家孩子变“笨”了,而别人家的孩子依然“聪明”?这可能是家长惹的祸。如果家长经常做这7件事,会让孩子越来越“笨”,要警惕自查!

 

1.给孩子大量负面暗示

 

“你可真够笨的!”

 

“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做?”

 

“你不行,放着我来。”

 

是不是几乎每个家长都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这样的心理暗示时间久了,孩子会真以为自己很笨,慢慢地产生自卑心理。还有的家长为了省事或者害怕孩子做不好,什么都替孩子干了。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打击式的教育和包办式的教育,其实都是在否定孩子,剥夺孩子成长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自然失去了那份自信,不愿自己主动动手和思考了。

 

2.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一个小孩子家,怎么那么多为什么?”

 

“这个问题不是告诉过你了吗,怎么还问?”

 

“不要再问了,妈妈也不知道。”

 

孩子问你问题时说明他在主动思考,他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体验,并急于想知道那些“未解之谜”,家长要正视孩子的求知欲。有时候孩子的问题很多,连炮式的发问,家长不胜其烦。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先来思索,对于一些问题可以选择相关的绘本,在“讲故事”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探索答案。如果你真的不知道或者比较忙,可以告诉孩子等一等,约定时间再给孩子解答。“好奇心是科学之母。”切不可“一棍子打死”,斩断了孩子思考探索的乐趣。

 

3.经常让孩子处于噪音环境

 

关于噪音对儿童认知方面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 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持续性噪音与间歇性噪音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作者方慧)中写到:长期噪音暴露可以造成儿童持续性注意力和视觉注意力缺陷。斯坦斯菲德(Stansfela.S.A)200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噪音暴露学校的儿童较安静学校的儿童,无法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听力辨别能力、言语知觉能力、较高要求的记忆能力和阅读能力均较差,并且这种落后的局面还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日益明显。家长除了不要经常带孩子去噪音大的地方,在家也要注意电视机声、说话声等尽量不要太吵,让孩子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中,学会思考,健康成长。

 

4.只准学习,不许玩

 

马云在一次大会上曾说过一句话:“不让孩子去体验,去玩,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重回教师角色的马爸爸,特别提倡孩子在要“玩”中成长乃至成才。会玩的孩子往往脑子活泛,爱钻研,动手能力强。媒体上经常报道的“小小发明家”,哪一个不是“不务正业”“玩”出来的结果。而把孩子束之高阁,只学习课本内容,虽然积累了知识,但可能会让孩子丧失了在实践思考的能力。

 

5.家庭不和睦,家里成员缺乏关爱

 

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气氛和谐融洽,可增进孩子的智力。相反,如果家里经常鸡犬不宁,夫妻争吵不断,孩子感受不到家里的温馨幸福,会变得心情压抑、孤独,影响孩子生长激素的形成,对孩子身体和智力的发育均不利。

 

6.给孩子玩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一方面会影响孩子视力;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孩子封闭起来,不爱出去玩耍和探索,不仅会造成语言能力的缺失,而且还会影响孩子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孩子在看电视,玩手机的过程中,他们只是被屏幕闪亮的色彩和动画吸引,这种长时间被动的视觉冲击,是不需要思考的,这对孩子的智力成长并无益处。所以家长一定要限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切不可养成习惯,戒都戒不掉。

 

7.放纵孩子吃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味道好但热量高,缺乏孩子身体发育的营养元素。还有一些不合格的“零食”,可能含有“铅”元素,而铅超标会让人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极大危害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有的孩子不好好吃饭,家长又怕娃饿着,就会放纵孩子吃垃圾食品,这万万不可。孩子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聪明”也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激发潜力”的环境和教育,这样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注入无限可能!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9-02-08
标签 :
分类 : F 青少年心理,G 学习力提升
评论 : 0条

= 7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