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抱怨会惹人嫌

10451179_20150206105117

        常年抱怨的人最后可能被周围的人们放逐,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能量被这个抱怨者榨干了。,“不抱怨”运动的发起人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如是说。 他的这个说法,预言了习惯抱怨的人的命运——被周围的人放逐。

 


我自己也看到,无论是生活中认识的人,还是我的来访者,假若总是多少年如一日地对周围的人抱怨,他们势必会陷入孤独中。一般的孤独尚可以忍受,因为抱怨者的人际关系普遍比较少,他们习惯了这一点,不觉得有什么,但他们最后会发现,最重要的人,如挚友、配偶和孩子也要远离他们,那时他们才会极其恐慌,他们惧怕“被放逐”。

 


最烦之处:抱怨者并不想改变

 


抱怨为什么招人烦?

 


前两天,我的一个20多岁的朋友F对我说,她很痛苦,因她发现,最亲密的人也不能包容她的脆弱。    

 


原来,F向男友“袒露”痛苦,而他一点都不理解,反而指责她,这让她非常痛苦,并想这样的爱情有什么意义,很想说分手,强忍住才没有说。

 


我问她男友说了什么话让她印象深刻,她想了想说,男友说,他受不了她总是抱怨,总是看到消极的一面,而对积极的一面视而不见。因为对F很了解,知道她有一个总是在抱怨的妈妈,所以我对F说,男友对你的抱怨的看法,像不像你对妈妈的抱怨的看法。 噢,是啊,那是一模一样的。F惊叹到,她饱受妈妈抱怨的折磨,但却没想到,自己这一点上也像足了妈妈,也总是在亲密关系中抱怨。

 


再多说说你对妈妈的抱怨的理解和感受吧,我对她说。    她说,第一感觉就是烦,然后就想逃跑。

 


我再问,这种烦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或者说,烦什么呢?    她仔细体会了一会儿后说,她有一个下意识的
想法,其实妈妈根本不想改变什么,她就是要抱怨,小时候,她一听到妈妈抱怨就想努力去改变,消除妈妈抱怨的根源,改变事情的格局。但是,每当事情可以奏效时,她发现妈妈自己会搞点事让格局又回到以前。

 

         F的妈妈向F抱怨的主要内容是,你的爸爸不顾家,你的爸爸是一个自私的人……

 


一直以来,F也会这样看,但大学毕业后一天她突然明白,爸爸的不顾家和自私好像
是妈妈惯出来的,譬如妈妈总抱怨爸爸不给钱,但是妈妈却从来不主动找爸爸要钱,而且在她很小的时候她记得,爸爸如果给家里钱,妈妈也总是往少里要。

 

        想到这些时,F觉得很可怕,她实在难以理解,妈妈到底在追求什么,妈妈好像只是在追求抱怨似的,为了能玩抱怨的游戏,她什么都能忍受。并且,事情最后也真如妈妈所抱怨的发展,妈妈身边的人都变得有些“忘恩负义”,包括F自己也想逃离妈妈,变成一个妈妈口中的“狼心狗肺的孩子”。

 


F说“实在难以理解”,她的准确意思是感到震惊,她其实是知道妈妈在要什么。她说,妈妈只是在要别人可怜她,为了要这种可怜,她得将自己置于可怜的境地,所以她需要被爸爸辜负,被别人欺负,甚至连妈妈请的钟点工都会对妈妈粗鲁无礼。

 


这样就可以看出F的妈妈这位抱怨者的内心逻辑

 


首先,她希望被可怜。     其次,她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于可怜的境地,她真的是弱小的被欺负的,而有一个人或多个人真的是“坏的”“忘恩负的”。    接着,她再找另一个人去抱怨,抱怨那个人或那多个人对她不好。

 


        听抱怨者抱怨时,我们也会有一个心理发展历程:

 


首先,同情抱怨者。   其次,希望帮助他们,要么出主意
,要么身体力行为他们做些事情。   最后,发现抱怨者好像根本不想改变局面,甚至好像还乐在其中,于是感觉到烦,想逃离抱怨者。

 


        恐惧如何化为了仰慕

 


        可以说,F的妈妈这位抱怨者想建立一个三角关系模式:她是值得可怜的受害者,有一个伤害她的“坏人”,还有一个包容她的“好人”。

 


这样一个模式的前两部分,是她童年生活的准确再现。她是家里最被忽视的孩子,她得到的主要是忽视、冷漠甚至虐待,后来她痛苦勤劳、节俭和超级付出才得到父母的一些关注。所以说,那时她真的是一个可怜人,而她的父母真的是伤害她的“坏人”。

 

 

        但是,有意思的是,在她的口中,她的父母仿佛是圣人,尤其是她自己的妈妈极度重男轻女,是对她最不好的,但她对妈妈非常敬畏,用毕恭毕敬来形容都不够,得用“崇拜”这样的词汇才能描绘。

 


这也是我们文化下的超级孝子们的表现,看《二十四孝》的话,你一定会发现,总是那个最被忽视最被虐待的孩子,成为最孝顺的,而且他们对虐待他们最厉害的——这常常是后母——反而最好。

 


这也是各种文化下对超级屠夫们的态度,大多数人,对那些杀人如麻的超级屠夫们的态度,反而是崇拜。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zj.com

专家微博:心理资讯 ◆ http://weibo.com/fjxlzx/

企业微博:心灵鸡汤 ◆ http://e.weibo.com/xmxljg

心灵博客:心理辞典 ◆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腾讯空间:心灵秘钥◆  http://user.qzone.qq.com/344217082/

 

 

厦门心理咨询(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暨潇赢身心灵会所)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5-02-20
标签 :
分类 : G 学习力提升
评论 : 0条

= 6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