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能揭秘心理密码

QQ图片20141014205600

 

  有些动作完全是下意识的:当你摊开笔记准备记下老板的训话,却觉得索然无味;或者苦思冥想广告策划,却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这时候出现在你面前的纸张,便成了思想信马由缰的草场。各种图案在你笔下奔涌而出,就像马儿飞驰掠过的一道道风景,奇幻,美妙,又不可言说。我们是怎样涂鸦的?听一听心理学家解读涂鸦的秘密。

 

  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我们创造出很多文字的同时,居然也创作了那么多的“美术作品”。电话记事笺上,报告书草稿的背面,孩子作文本稿纸的旁边……这边是一堆十字,那边是一个方格……甚至更加稀奇古怪的图案。这些“画作”不拘一格,五花八门。

 

  从儿童时代开始我们就都是信手涂鸦的高手,但这跟艺术家气质没什么关系。笔迹学家茜尔维.谢尔梅-卡洛伊说:“涂鸦和图画的共同之处是都有一些抽象的形式。但涂鸦完全是下意识的,没有什么绘画时的美学目的,也不是想用来展示的。”因为我们觉得涂鸦是随意而为,毫无价值,所以我们不但很少小心保留它们,反而最早把这些纸片从书桌上清走,扔进垃圾桶。

 

  为什么只要一枝笔落到手里,我们就喜欢不停地用它随意涂抹?“这是一种发泄的方式,”心理学家弗朗索瓦.絮尔热说,“涂鸦能把我们从压力和各种情绪中解放出来。”弗朗索瓦.絮尔热列举出了50种经常出现的图案,这些图案大都是非常基本的形状,箭头、方格等等,都表达了某些象征意义。精神分析学家让-特里斯唐.贝尔纳研究了这些图案常见的使用情况。他解释说:“人类在婴儿的最初阶段就形成了一种几何学,这些符号就代表着这种最初的几何图形。所以从涂鸦中,我们获得自己对形状的最早经验。”

 

  关于涂鸦,让-特里斯唐.贝尔纳进一步解释说:“我们可以把这些涂鸦和各种感情联系起来,比如快乐、厌恶,等等。”这些信手涂鸦时我们“自然”选择的图形,就唤起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就好像我们重温了生命初始时,在形状和最初的冲动之间所有已形成的联系。这是一种通过重建自我认同的路径追寻自我的方式。”

 

  那么,这些涂鸦又有什么作用呢?

 

  人们发现,涂鸦常常能让人放松、兴奋,或者帮助人们集中精力,它们的作用有点像“抽一枝烟”。让-特里斯唐.贝尔纳说,涂鸦对我们没有危害。充其量如果是开会时涂鸦的人太多,会让组织者觉得会议对大家缺乏吸引力,仅此而已。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专家都认为,信手涂鸦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甚至消失了。让-特里斯唐.贝尔纳认为:“这证明成人控制无聊感的能力日渐精进。”

 

  我们喜欢在什么时候涂鸦

 

  “信手涂鸦总是表明我们在某个特定时段的精神状态。”弗朗索瓦.絮尔热说。弗朗索瓦.絮尔热曾是肢体语言方面的专家,也是第一个关注这些涂鸦图案的心理学家。他与笔迹学家茜尔维-谢尔梅.卡洛伊一起,提出了涂鸦经常出现的4种心理学背景。

 

  会议:在被动地听,没有可能或者不愿意发言的状态下,你接受了那些信息并且下意识地通过写写画画表达你的同意或不满,并作出回应。

 

  谈话:尤其是打电话时。写写画画有助于理清思路,圈定框架和限制,或者确定目标。主要是几何形状,画框或者加着重线。

 

  隐言:生气,恼火,欲望……涂鸦可以表达所有你不允许自己向对方表明的事情。

 

  独处:在办公室或者接待室,思绪天马行空的时候,涂鸦变成了跟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它相当于自言自语。这些独处时的涂鸦经过分析,肯定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更多。

 

  TIPS:孩子的涂鸦

 

  厦门心理医生 郭潇赢结语:“与成人不同,儿童涂鸦没有一幅画是无意而为。但他们所画的没有一幅画是现实世界的翻版”,心理学家戴维.奥尔森说。孩子的观察和思考是他们涂鸦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涂鸦就是他们日常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可能对照相机不感兴趣,但一定会对一枝画笔或随便哪种能充当画笔的东西爱不释手:一小节丑陋的木棍、一块脏乎乎的石头等等,都不要紧。重要的是,这些看似幼稚而笨拙的笔迹就是他们眼中的世界。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zj.com

专家微博:心理资讯 ◆ http://weibo.com/fjxlzx/

企业微博:心灵鸡汤 ◆ http://e.weibo.com/xmxljg

心灵博客:心理辞典 ◆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腾讯空间:心灵秘钥◆  http://user.qzone.qq.com/344217082/

 

 

厦门心理咨询(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暨潇赢身心灵会所)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4-10-14
标签 :
分类 : D 心灵成长
评论 : 0条

= 6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