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心理危机

QQ图片20140724224019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

 

      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木知木觉”。一个自以为遵守某种习惯了的行为模式的人,也有可能潜在着心理危机。染有严重不良瘾癖的人,常常潜伏着心理危机。当去戒除瘾癖时,心理危机便会暴露无遗。

 

      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很多,现举下例加以说明

 

      (一)精神被物质所奴役:无论是物质生活疲乏还是富有,只要能使当事人心理感到空虚,精神受到折磨,这就是精神被物质所奴役了。家无隔顿粮的贫民,自然是愉快不起来的。他们看着甚至只是想象阔人们、“大款们”在丰盛的餐桌前大吃大喝,心中自然十分难熬,更有甚者会因此做出某种铤而走险的行为。与此相反,生活富裕而精神生活贫困、道德低劣的人,其内心同样十分空虚,同样可能存在着心理危机。

 

      (二)爱动物胜过一切:豢养动物多出于喜爱的动机,但也有可能是精神空虚。此类爱动物者,以动物为生活的中心内容,一切活动围绕动物而进行,为此耗费大量时间金钱。

 

      (三)出国所致精神问题:公干、旅游、探亲等短期出国者较少发生心理危机,留学、移民等长期居留国外者较易出现心理问题。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和社会心理冲突多发生在少数人群身上,如旅游者、移民,但旅游者往往走马观花乘兴而归,而探亲者因有亲人接应,不会因语言不通而产生孤独感,公干者多结伴而行并自带翻译。长期居留国外者的心理状态大多经历3个时期:第一是兴奋期,觉得终于实现了夙愿;第二是失望期,失望的原因一般是语言交流障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衣食住行上的差异;第三是思乡期,往往因为以往的技艺用不上,劲使不出,觉得前途渺茫。这3个时期一般需要3年,到第四年,适应能力提高,大多能走出心理危机期,安居乐业了。

 

      (四)药物依赖:有病自然要吃药,可现在有很多人无病也要吃药,听信广告乱吃补药,心里不开心,就吃抗抑郁药,睡不着就吃安眠药,还有吸毒、酗酒……。药物依赖者的特征是迷信药物,其依据与肚子饿了要吃饭一样,生了病或觉得自己生了病,也总要拿点什么东西往嘴里送。药物依赖是药物滥用的结果,因此是心理危机的一种表现,虽然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还不多。从精神医学角度来说,吸烟和酗酒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精神分析学说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证。

 

       适应障碍常发于突然改变一个月内

 

  在调查中排在第五位的是适应障碍倾向。适应障碍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忧伤易哭、敏感多疑、愿意向别人倾诉痛苦、逃学、旷工、生活无规律等。适应障碍发病通常在应激时间或生活改变发生一个月内,除长期的抑郁性反应外,在应激和困难处境消除后,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

 

  多疑易怒者多存有偏执倾向

 

  排在第六位的是偏执倾向。偏执的发病原因目前不明,一般是在个性缺陷的基础上遭受刺激而诱发。患者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好强、自命不凡、敏感、多疑、爱幻想、易激动、自我评价高等。偏执性精神病的病程多为持续性,有的可终生不愈,老年后由于体力和精力的衰退,症状可有化解。

 

  焦虑可能导致恐惧

 

  排在第七位的是恐惧倾向。恐惧症使人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主动采取回避的方式来解除焦虑。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者多种,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往往心里明知没有必要害怕、紧张、但无法克制。有恐惧倾向者要让自己面对现实,以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意外突发事件易导致应激障碍

 

  排在第八位的是应激障碍倾向。其产生有生活时间、生活处境明显改变、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个体人格特点、教育程度等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表现有自言自语、表情紧张、躁动不安、激动或叫喊、沮丧、绝望等多种症状。对于突如其来的事件,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措施来应对,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调整人际关系,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zj.com

专家微博:心理资讯 ◆ http://weibo.com/fjxlzx/

企业微博:心灵鸡汤 ◆ http://e.weibo.com/xmxljg

心灵博客:心理辞典 ◆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腾讯空间:心灵秘钥◆  http://user.qzone.qq.com/344217082/

 

 

厦门心理咨询(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暨潇赢身心灵会所)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4-07-24
标签 :
分类 : G 学习力提升
评论 : 0条

= 7 + 7